[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波纹管耐腐蚀性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6109.4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1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永兴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402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波纹管 腐蚀性 实验 方法 | ||
1.一种金属波纹管耐腐蚀性实验方法,基于一套装置,该装置包括管路、耐腐蚀储罐、耐腐蚀泵、球阀、电磁流量计、温度计、pH计、溶氧仪,所述管路上串接带测试金属波纹管;在金属波纹管上设置有监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金属波纹管内的腐蚀情况,监测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传输装置、A/D 转换器、数据分析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计算机组成;信号采集模块包括一个三电极监测探针、一个信号产生控制单元和一个信号缓存单元,信号产生控制单元施加电化学激励,并将反馈信号传递给信号缓存单元;信号传输装置为有线或无线传输装置,将数据信号传输至A/D 转换器;数据信号经数据分析模块、数据管理模块进入计算机处理,进行在线监测显示;A/D转换器将信号传输装置传递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连接A/D转换器,由计算机计算分析单元、专家系统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组成;专家系统单元的智能来源于腐蚀专家对实验室和现场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可对电化学的数据分析结果自动做出判断,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递给数据管理模块;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在耐腐蚀储罐内添加实验溶液介质,溶液体积约为耐腐蚀储罐总体积的1/2~2/3,若模拟含砂的体系,需加入砂;
第二步,对所述模拟实验管路装置除氧 ;
第三步,当第二步除氧量达到要求后,开启球阀、耐腐蚀泵使耐腐蚀储罐内的实验溶液介质在管路内流动,通过电磁流量计测量实验溶液介质流量;
第四步,监测装置开始监测,默认进行电化学噪声监测,当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到噪声信号时,通过信号产生控制单元切换到线性极化技术,即在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之间施加10mV 电压扰动1小时并采集反馈电信号;信号采集完毕后切换到电化学噪声监测;0.5小时后实施电化学阻抗检测,施加交流幅值为±5mV,扫描频率范围100kHz~10mHz 的正弦电压扰动并采集反馈电信号;完成阻抗扫描后切换到电化学噪声技术继续进行信号采集工作;监测过程中的设置可根据需求进行手动或自动调整;三种电化学技术反馈的电信号经信号传输装置传输至A/D转换器,A/D转换器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一步传输至计算机分析单元,分别对噪声谱图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计算腐蚀速率和分析电极的阻抗谱图,计算分析结果由专家系统单元予以判断,并由电子计算机的人机交互页面显示原始数据、分析计算结果和诊断结果;分析结果最终存储于数据存储单元中,并建立报表导出单元,便于用户导出分析结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波纹管耐腐蚀性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进一步具体为开启气体入口,通过增压泵从气体入口向耐腐蚀储罐中充入非氧气体,开启气体出口和球阀,采用溶氧仪测量实验介质的溶氧量,当测得溶液介质除氧量达到要求后,关闭气体出口的球阀,从气体入口向实验溶液介质内充入实验用气体,达到实验压力后结束充气,并采用pH计测试溶液 pH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波纹管耐腐蚀性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耐腐蚀储罐上底部具有气体入口、顶部具有气体出口,在耐腐蚀储罐的上侧壁上具有实验液体入口,在下侧壁上具有实验液体出口,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连接到耐腐蚀储罐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波纹管耐腐蚀性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耐腐蚀泵安装在管路上,通过球阀与耐腐蚀储罐相连接,所述电磁流量计用于显示管路的流量,其通过管路与耐腐蚀泵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波纹管耐腐蚀性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电极监测探针由参比电极、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探针外壳组成,参比电极采用银/氯化银、高纯锌固体参比电极,辅助电极、工作电极与检测管道的材质相同;三电极监测探针外壳采用塑料或石英材料,三电极间距设计为 10~100um,采用树脂封装在探针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波纹管耐腐蚀性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耐腐蚀储罐内装有电加热管和热电偶,可根据设定的温度保持罐内介质恒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永兴金属软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永兴金属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1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玻璃用的双轴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支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