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燃煤电站锅炉系统和掺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9426.3 | 申请日: | 2017-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安;查琼亮;王鹏乾;张锦萍;车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K1/04 | 分类号: | F23K1/04;F23K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焦 掺烧 燃煤电站锅炉 净烟气 燃烧 纯氧 空温式气化器 燃料 低NOx排放 电站锅炉 高效燃烧 锅炉炉膛 炉膛出口 切圆燃烧 深度冷凝 视觉污染 烟囱腐蚀 制粉系统 综合考虑 低挥发 分区域 燃尽风 烟煤炉 白烟 分层 构建 冷能 脱硫 着火 电站 优化 开发 | ||
1.一种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燃煤电站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烟煤磨煤机(13)和半焦磨煤机(11),其特征在于:在锅炉炉膛内自下而上布置有着火区(6)、半焦浓相区(7)、半焦淡相区(8)、再燃区(9)和燃尽区(10),烟煤分别经过烟煤磨煤机(13)和再燃燃料磨煤机(12)制粉后送入着火区(6)和再燃区(8),半焦经半焦磨煤机(11)和浓淡分离器(14)分离出两股不同浓度的半焦气流分别送入半焦浓相区(7)和半焦淡相区(8),纯氧燃尽风从燃尽区(10)引入炉膛,在锅炉本体(1)的烟道尾部还连接有脱硫净烟气深度冷凝系统;
所述的脱硫净烟气深度冷凝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空分系统(16)、空温气化器(17)和烟气深度冷凝系统(15),空分系统(16)的低温O2和低温N2首先经空温式气化器(17)达到0℃左右的工质,作为低温冷却剂进入烟气深度冷凝系统(15)对脱硫净烟气进行深度冷凝,升温后的氧气经氧气风机(4)进入设置在锅炉烟道内的氧气预热器(5)加热后作为纯氧燃尽风进入燃尽区(10),净烟气经深度冷凝后形成干烟气和冷凝水,干烟气经烟囱排出,分离出的氮气作为工业应用的配气和保护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燃煤电站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焦磨煤机(11)、再燃燃料磨煤机(12)和烟煤磨煤机(13)均采用钢球磨煤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燃煤电站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煤采用直吹式送粉系统,半焦采取热风送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燃煤电站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掺烧半焦的比例≥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燃煤电站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尽风引入之前,炉膛过量氧气系数为0.85~0.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燃煤电站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锅炉烟道位于氧气预热器(5)的上端还安装有与送风机(2)相连的空气预热器(3),空气预热器(3)的出口的一次风进入制粉系统。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燃煤电站锅炉的掺烧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从锅炉炉膛下部着火区(6)引入的高挥发分烟煤由烟煤磨煤机(13)进行制粉,另一部分烟煤作为再燃燃料由再燃燃料磨煤机(12)进行制粉,得到煤粉细度较小的再燃燃料引入再燃区(8),半焦燃料通过半焦磨煤机(11)进行制粉,然后经浓淡分离器(14)进行浓淡分离,得到两股不同浓度的半焦气流分别送入半焦浓相区(7)和半焦淡相区(9);
步骤2)五区燃烧,一部分高挥发分烟煤从炉膛最下方引入,形成初始着火区(6),建立稳定的燃烧条件,紧接着,浓半焦煤粉进入炉膛,形成半焦浓相区(7),淡半焦煤粉在半焦浓相区(7)下游引入,形成半焦淡相区(8),第四区为剩余烟煤作为再燃燃料引入炉膛后形成的再燃区(9);第五区为纯氧引入后形成的燃尽区(10),通过燃尽风量控制再燃区(9)处于亚化学当量比气氛,燃尽风引入之前,炉膛过量氧气系数介于0.85~0.95,着火区燃料量根据煤种挥发分含量进行调节;
步骤3)冷能综合利用:利用空分系统(16)得到的低温O2和低温N2首先经空温气化器(17)达到0℃左右的工质,作为低温冷却剂进入烟气深度冷凝系统(15)对脱硫净烟气进行深度冷凝,升温后的氧气经氧气风机(4)进入设置在锅炉烟道内的氧气预热器(5)加热后作为纯氧燃尽风进入燃尽区(10),净烟气经深度冷凝后形成干烟气和冷凝水,干烟气经烟囱排出,分离出的氮气作为工业应用的配气和保护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燃煤电站锅炉的掺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烟煤采用直吹式送粉系统,半焦采取热风送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94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