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收集开关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8127.8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6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林;胡辉;陈和平;欧利云;袁婷;吴渝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诺尔商用车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28;F16K11/07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黄书凯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收集 开关 | ||
本专利涉及变速箱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排气收集开关阀,包括变速杆和壳体,变速杆的一端位于壳体内,且变速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与壳体铰接,变速杆位于壳体的一端上设有与变速杆一体成型的排气开关阀;壳体内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位于排气开关阀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排气开关阀上设有能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第一通孔,排气开关阀上设有第三流道,且第三流道能与第二流道连通,第三流道远离第二流道的一端设有出气口,且出气口位于排气开关阀远离变速杆的一侧。本方案能改变壳体内气体的流向,提高用户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收集开关阀。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是进行机械动力转换的机械或液压设备,可拨动变速杆,切换中间轴上的主动齿轮,通过大小不同的齿轮组合与动力输出轴结合,从而改变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
大部分的换挡机构如图1所示,换挡后A处的壳体20与变速杆10接触,此时壳体20与变速杆10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当变速杆10挂档时,变速杆10与壳体20之间不再线接触,变速杆10与壳体20之间形成间隙,空气将灰尘等杂质带入到间隙中,进而杂质会从间隙进入到换挡机构中,当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换挡机构中后,杂质会堆积在换挡机构中,长期使用后换挡机构的内部清洁度极差。
换挡杆的远离把手101的一端上设有排气开关阀30,排气开关阀30能对换挡机构内气体的流向进行调节,排气开关阀30的进排气过程一般有两个状态,如图2所示,换挡杆处于低档状态,换挡杆带动排气开关阀30转动,排气开关阀30上第一通孔301将第一流道201和第二流道202连通,压缩空气从第一流道201进入,从第二流道202输出;换挡杆处于高档状态时,如图3所示,换挡杆带动排气开关阀30转动,此时排气开关阀30上的盲孔302的右侧与第二流道202连通,第一流道201被排气开关阀30的左侧面封堵,第二流道202中的气体通过盲孔302排出,此时的盲孔302的排气口朝向排气开关阀30的上侧,盲孔302排出的压缩气体位于排气开关阀30的四周,部分气体会通过变速杆10与壳体20之间间隙排出,气体会冲击到用户的手部上,导致用户体验度不好,容易导致用户有换挡机构损坏的错觉,对产品不信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排气收集开关阀,以改变壳体内气体的流向,提高用户体验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排气收集开关阀,包括变速杆和壳体,所述变速杆的一端位于壳体内,且变速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与壳体铰接,所述变速杆位于壳体的一端上设有与变速杆一体成型的排气开关阀;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位于排气开关阀的两侧,所述排气开关阀上设有能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第一通孔,所述排气开关阀上设有第三流道,且第三流道能与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流道远离第二流道的一端设有出气口,且出气口位于排气开关阀远离变速杆的一侧。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变速杆进行抵挡换挡时,变速杆绕与壳体的铰接处转动,排气开关阀转动,使第一通孔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此时压缩的气体从第一流道通过第一通孔流动至第二流道中,此时气体始终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中,用户的手不会受到气体的冲击。
变速杆进行高档换挡时,变速杆再次带动排气开关阀转动,将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连通,此时第二流道流道内的气体从第三流道的出气口流出,此时出气口的方向与变速杆和壳体铰接处的方向相反,气流不会冲击到用户的手上;同时气流会直接冲击到壳体上,极大的降低气流的冲击力,能进一步确保排气开关阀周围的气体处于较为静止的状态,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综上所述,本方案中的排气开关阀中设置了第三流道,第三流道能对第二流道中排出的气体进行导向,进而降低气体的流速和流动方向,能够确保排气开关阀周围的气体不具有冲击力,进而使气体不会冲击到用户手上,提高客户的体验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诺尔商用车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未经克诺尔商用车系统(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8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缘式电力推进喷气发动机系统及设计方法
- 下一篇: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