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式电源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6523.7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水;黄詹江勇;陈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能式 电源 系统 功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式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式电源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式电源技术的发展进步,储能式电源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储能式电源中又以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PS)最具代表性。UPS一般可以包括电源输入电路、整流器、逆变器、逆变和旁路模块及蓄能电池等部分。储能式电源可以实现不间断供电,即在市电交流输入正常时,储能式电源把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然后再把直流电逆变成稳定无杂质的交流电,给负载使用;在断电时,储能式电源会启用储能单元,把储能单元的直流电逆变成稳定无杂质的交流电,继续给负载供电。
但是,当储能式电源中的逆变器发生故障时,现有的储能式电源系统,储能单元无法继续给负载供电。此时,负载的供电只能由电网通过旁路模块实现。这样,无论是用电高峰期,还是低谷期,负载的用电均来自于电网,无法起到消峰的作用,用电费用也会相应的增加。因此,如何在逆变器发生故障时,利用储能式电源消减电网峰值,降低储能式电源运行成本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式电源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在逆变器发生故障时,利用储能式电源消减电网峰值,降低储能式电源运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式电源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变压器及不间断电源;所述不间断电源包括双向变流器、逆变器、储能单元及旁路模块;所述变压器的一端与电网相连,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向变流器的第一端和所述旁路模块的一端相连,所述旁路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一负载相连,所述双向变流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逆变器的一端相连,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负载相连,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双向变流器的第二端相连;该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负载的功率和变压器功率;
当所述逆变器发生故障,且所述变压器功率小于所述第一负载的功率时,控制所述双向变流器处于逆变输出状态,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进入放电状态,依次通过所述双向变流器和所述旁路模块给所述第一负载供电。
可选地,控制所述双向变流器处于逆变输出状态,并所述控制所述储能单元进入放电状态,依次通过所述双向变流器和所述旁路模块给所述第一负载供电,包括:
控制所述储能单元输出第一放电功率,依次通过所述双向变流器、所述旁路模块给第一负载供电,以使所述第一放电功率等于所述第一负载的功率,或以使所述第一放电功率和变压器功率之和等于所述第一负载的功率。
可选地,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还与第二负载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负载的功率;
当所述逆变器发生故障,且所述变压器功率和所述储能单元的最大放电功率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负载的功率和所述第二负载的功率之和时,控制所述双向变流器处于逆变输出状态,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输出第二放电功率,依次通过所述双向变流器和所述旁路模块给第一负载供电,以及通过所述双向变流器给所述第二负载供电。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第二负载的功率,包括:
利用功率检测方式,检测出所述第二负载的功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监控所述逆变器的工作状态;
当所述逆变器发生故障时,以预设方式发出报警信息。
一种储能式电源系统的功率控制系统,该储能式电源系统包括变压器及不间断电源;所述不间断电源包括双向变流器、逆变器、储能单元及旁路模块;所述变压器的一端与电网相连,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向变流器的第一端和所述旁路模块的一端相连,所述旁路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一负载相连,所述双向变流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逆变器的一端相连,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负载相连,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双向变流器的第二端相连;该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负载的功率和变压器功率;
第一供电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逆变器发生故障,且所述变压器功率小于所述第一负载的功率时,控制所述双向变流器处于逆变输出状态,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进入放电状态,依次通过所述双向变流器和所述旁路模块给所述第一负载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供电控制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6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