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方位停车压线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5305.1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8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吕宣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 代理人: | 于浩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位 停车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方位停车压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侧方停车位是通过在路边划线形成的一列停车位,用于解决路边停车问题,需要车辆按照划线规范停车,来解决乱停车带来的交通问题;而现在由于文明城市的建设对文明交通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城市都出台了关于路边停车整齐规范的规定,其中重点提出停车不得压线,因为压线车辆的车身会凸出停车位,影响旁边道路上的机动车或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正常通行,甚至会对压线行为作出处罚,而由于很多车主停车技术有限,或者停车匆忙而未注意压线行为,而目前也没有对停车压线提供提醒警示的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侧方位停车压线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侧方位停车压线检测系统,包含基站、铺线基带、多个监控立柱和多个开门限位警报器;所述铺线基带沿路牙铺设,监控立柱和开门限位警报器均设置在路牙上,路牙边上设置有一列侧方停车位,监控立柱上设置有吊杆,吊杆上设置有监控探头,监控探头的竖直中心线位于侧方停车位远离路牙一侧的外侧,每个侧方停车位的侧部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开门限位警报器;所述基站和监控立柱以及开门限位警报器通过铺线基带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铺线基带的两侧与路牙面固定,铺线基带的中部向上拱起,与路牙面形成过线空间,过线空间的两侧通过支撑块支撑,过线空间中铺设线缆。
优选的,所述开门限位警报器包含底座和限位柱,底座固定,底座上设置有滑槽,限位柱与滑槽滑动配合,滑槽中还设置有与限位柱配合的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柱上还设置有蜂鸣报警器和弹性防撞护套。
优选的,所述监控立柱设置在相邻两个车位的交界处。
优选的,所述监控立柱上还设置有照明设备。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侧方位停车压线检测系统,基于图像识别技术,通过监控探头判断车辆停车是否压线,控制压线车位边上的开门限位警报器发出警报提示,开门限位警报器还可以对车辆一侧的车门进行开门限位,避免车辆开门时,影响到路牙上的行人或非机动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侧方位停车压线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监控立柱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铺线基带以及开门限位警报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侧方位停车压线检测系统,包含基站1、铺线基带2、多个监控立柱3和多个开门限位警报器4;所述铺线基带2沿路牙铺设,监控立柱3和开门限位警报器4均设置在路牙上,路牙边上设置有一列侧方停车位,监控立柱3位于相邻两个车位的交界处,避免车辆开车门时打到立柱,监控立柱3上设置有吊杆5,吊杆5上设置有监控探头6和照明设备7,即可以将监控探头6与路灯集为一体,监控探头6的竖直中心线位于侧方停车位远离路牙一侧的外侧,保证监控探头6可以清晰地排到车辆远离路牙的一侧是否压线,根据监控探头6选用的角度和清晰度的规格不同,一个监控探头6可覆盖5至10个车位,并在每个侧方停车位的侧部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开门限位警报器4。
如附图3所示,所述铺线基带2为不锈钢合金材料,铺线基带2的两侧与路牙面固定,铺线基带2的中部向上拱起,与路牙面形成过线空间,过线空间的两侧通过支撑块21支撑,过线空间中铺设线缆22;所述开门限位警报器4包含底座11和限位柱12,底座11固定在铺线基带2的上侧,底座11上设置有滑槽8,限位柱12通过树脂滚轮15与滑槽8滑动配合,滑槽8中还设置有与限位柱12配合的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柱12的顶部还设置有蜂鸣报警器13,限位柱12的侧部还设置有弹性防撞护套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5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