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民爆运输车在线车厢锁系统及开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6483.8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1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德;张常寿;李波;刁建彬;徐建辉;廖东庆;周伟东;邓水朋;李文波;杨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东振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17/00;G06Q10/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4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锁 车厢锁 运输车 民爆 电源转换模块 逻辑处理模块 电性连接 管理系统 拍照模块 在线式 互联网 按键采集模块 电路控制模块 动态密码生成 指纹采集模块 采集模块 车载电源 开锁信息 视频监控 双人双锁 通讯模块 显示模块 详细记录 自动抓拍 机械锁 可视 内置 电池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民爆运输车在线式车厢锁管理系统,其组成包括:MCU逻辑处理模块,所述的MCU逻辑处理模块分别与4G通讯模块、GPS模块、按键采集模块、电路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开锁采集模块、RFID模块、指纹采集模块、开锁拍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与电池或车载电源电性连接。该基于“互联网+”民爆运输车在线式车厢锁管理系统确保双人双锁;详细记录了开锁时间、开锁人的信息,内置开锁拍照模块会在开锁时自动抓拍,并对运输的物品在视频监控的基础上,更加可视;通过动态密码生成,杜绝机械锁随时开锁、且开锁信息不可控因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民爆运输车在线式车厢锁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民爆运输车在线车厢锁系统及开锁方法。
背景技术
民爆物品运输车规定必须双人双锁才可以打开车厢。当前的操作模式主要采用机械锁,即一人打一把钥匙来打开,导致了车辆在配送过程中,其实未按照规定双人双锁,而只是锁一把锁,到现场的时候一把锁开车厢,不符合安全运输规定。
当前出现的较为类似的为共享单车锁,但由于民爆行业规定,在警戒区内不能使用手机等无线通讯设备,因此采用手机APP开锁的方式,是违反了民爆法律法规;且无双人双锁。因此,此方案不可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民爆运输车在线车厢锁系统及开锁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民爆运输车在线式车厢锁管理系统,其组成包括:MCU逻辑处理模块,所述的MCU逻辑处理模块分别与4G通讯模块、GPS模块、按键采集模块、电路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开锁采集模块、RFID模块、指纹采集模块、开锁拍照模块电性连接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与电池或车载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基于“互联网+”民爆运输车在线式车厢锁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采用后背式电池。
优选的,所述的基于“互联网+”民爆运输车在线车厢锁系统的开锁方法,采用动态密码的方式:系统判断该运输车到达指定位置后,发送动态密码至设备锁和押运员、司机的手机上,押运员、司机收到密码后,先后输入押运员、司机密码,双重密码输入后,设备锁打开; 开锁时,内置开锁拍照模块自动对开锁人进行拍照;采用指纹的方式:系统判断该运输车到达指定位置后,指纹采集模块开始工作,先后输入押运员、司机指纹后开锁,开锁时,内置开锁拍照模块自动对开锁人进行拍照;采用刷卡的方式:系统判断该运输车到达指定位置后,RFID模块开始工作,先后刷押运员、司机人员卡后开锁,开锁时,内置开锁拍照模块自动对开锁人进行拍照;应急开锁:在运输过程中面临公安检查或无4G信号时,可输入设备锁初始密码或运输前生成的动态密码进行开锁,开锁时,内置开锁拍照模块自动对开锁人进行拍照;设备锁硬件:应有显示屏、按键、指纹采集、RFID读头、摄像头、密码初始与修改指示灯即设备锁已通过4G网络修改了动态密码,指示灯应显示、电池盒、充电电路、控制电路、锁芯等;未到达指定地点开锁报警,内置开锁拍照模块会在开锁时自动抓拍。当GPS实时位置到达指定位置时,车厢后摄像头开始实时传输视频至平台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互联网+”民爆运输车在线式车厢锁管理系统确保双人双锁;详细记录了开锁时间、开锁人的信息,内置开锁拍照模块会在开锁时自动抓拍,并对运输的物品在视频监控的基础上,更加可视;通过动态密码生成,杜绝机械锁随时开锁、且开锁信息不可控因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东振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东振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64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