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内外环加强筋的筒体内旋压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6257.X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4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坡;马世成;张月倩;张晨;汪宇羿;赵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B21D2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加强 体内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内外环加强筋的筒体内旋压成形方法,采用内旋压技术结合张力旋压技术,实现了内、外环向加强筋在同一个模具、同一次旋压过程中一次成形,彻底解决了采用内强力旋压或外强力旋压工艺成形而导致的必须采用分瓣模具、模具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增加了轴向牵引运动使其与旋轮轴向运动相互独立,实现了旋压位置的任意选择和旋压轨迹的优化配合,从而使任意位置的外环向加强筋和内环向加强筋可以轻松成形,还可以连续成形多个外环向加强筋和多个内环向加强筋,大大提高了工艺的适应性,实现了现有工艺无法实现的产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内外环加强筋的筒体内旋压成形方法,属于旋压成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旋压是一种传统的旋压工艺技术,采用外旋压技术可以生产长度长、带有外加强筋的筒形回转体零件,具有效率高、可进行加热旋压、可加工曲母线形及锥形零件等特点。但是,外旋压模具长度要求长于产品长度,制造难度大、装调精度低、生产成本高,最重要的是,采用外强力旋压工艺成形带有内环向加强筋的产品必须采用分瓣模具,每生产一件产品必须重新拆装模具,生产效率极低,不适合批量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国防工业产品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的要求。
内旋压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旋压技术,采用内旋压技术可生产带有内环向加强筋的筒形回转体零件,具有产品精度高、成品率高、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内旋压技术模具长度要求长于产品长度,制造难度大、装调精度低、生产成本高,最重要的是,采用此工艺仅能生产长度在1m以内的产品,如果产品过长,工件外表面与模具接触面积过大,摩擦力大,工件将无法脱模,无法应用于国防工业发展所需的大直径高精度长筒形零件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采用内旋压工艺成形带有外环向加强筋的产品必须采用分瓣模具,每生产一件产品必须重新拆装模具,生产效率极低,不适合批量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国防工业产品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的要求。
现有的内旋压设备如图10所示,(其中旋压机床身01、芯模02、旋轮03、工件04、平衡轮机构05、螺钉06、压料环07、旋轮臂08、侧向滑架09)所示,采用侧向L型悬臂式单旋轮内旋压机构,旋轮03的轴、径向进给均通过侧向滑架09带动固连在其上的L型旋轮臂08在电机驱动下整体轴、径向移动实现,旋轮臂过长,单轮旋压刚性极低,无法实现自动对心旋压,并且旋压力较小,无法进行厚壁难成形材料的旋压加工,无法满足高精产品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仅使用较短的环状芯模即可连续成形带有多个内外环向加强筋的、长度2m以内的长筒形的内旋压成形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带内外环加强筋的筒体内旋压成形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第一步,加工一端带有外凸工艺环的直筒形结构的毛坯;
毛坯壁厚t1依据加强筋段和蒙皮段减薄率计算确定,毛坯长度根据体积不变原则并考虑预留工艺余量由产品综合计算所得,其外径φD依据内旋压胀径规律确定。具体设计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1.1、确定毛坯厚度t1,
确定依据包括外加强筋段旋压时减薄率和蒙皮段和内加强筋段减薄率分配,外加强筋段旋压时减薄率大于12%,蒙皮段和内加强筋段减薄率分配原则为蒙皮段减薄率不超过极限减薄率,内加强筋段减薄率在保证充分胀径和贴模的同时提高蒙皮段减薄率、降低加强筋段减薄率;充分考虑蒙皮段和内加强筋段减薄率分配和外加强筋段减薄率需求,综合设计毛坯厚度,使毛坯厚度统一并确定毛坯厚度t1。外加强筋段旋压时有12%以上的减薄率以保证外加强筋贴合阶梯模具充分,保证外加强筋成形。
A1.2、确定毛坯的理论长度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未经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6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