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离废书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5126.X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4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奉化智慧经济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65G3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8 | 代理人: | 洪松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本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废书的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对废书的纸张的利用和处理,在20世纪70年代是通过简单的蒸煮、疏解、打浆、细条后用于抄造或配抄卫生纸和低档箔纸板。到20世纪80年代废书的纸张的回收率已达25%左右,少数厂家亦能生产脱墨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大中型造纸企业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包括生产线在内的脱墨设备和技术,并对废书的纸张脱墨剂和脱墨设备进行了针对性改进与创新,使我国废纸利用处理技术和设备装配水平得以全面发展。
每本废书的纸张都是通过胶粘贴在一起。该胶是无法分解的,所以在重新利用时,需要将废书上胶去除。因为废书的书皮和纸张材质不一样,所以在重新利用时,需要将书皮和纸张分离。大部分工厂分离书皮和纸张是通过人工分离,人工分离虽然安全性高,但是工作效率缓慢,需求劳动力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分离废书的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分离废书的设备,包括上料装置、搬运装置和分离装置,上料装置包括环形输送机构、抬升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分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抬升机构位于环形输送机构中,并且抬升机构的输出部位于环形输送机构的下料端,第一输送机构的进料端位于环形输送机构的下料端的旁侧,分流机构位于第一输送机构的出料端旁侧,第二输送机构位于分流机构的两侧,搬运装置和分离装置均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旁侧,搬运装置的下料端位于分离装置的上方,搬运装置的上料端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搬运装置包括第一搬动机构和第二搬运机构,第一搬运机构和第二搬运机构结构相同,第一搬运机构的的上料端位于对应的输送带上的通道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包括第一机架、第一转盘以及驱动第一转盘步进式转动的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第一机架内,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机架与第一转盘固定连接,第一转盘的外壁上设有沿第一转盘的圆周方向设置六个导轨,六个导轨焊接固定在第一转盘上,每个导轨上均设有机械手,每个机械手均滑动配合在对应的一个导轨的底部,每个导轨顶部均设有一个驱动该机械手沿导轨导向移动的第四气缸。
进一步的,机械手包括第五气缸和第二夹爪,第五气缸固定连接在第四气缸的输出端部,第二夹爪固定连接在第五气缸的输出端部,该第五气缸的伸缩杆的伸出方向竖直向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分离机构和第二分离机构,第一分离机构和第二分离机构结构相同,第一搬运机构的下料端位于第一分离机构的进料端的正上方,第二搬运机构的下料端位于第二分离机构的上料端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分离机构包括第二机架、第二转盘以及驱动第二转盘步进式转动的第二步进电机,围绕所述第二转盘设有沿周向分布的上料工位、废书夹紧工位、废书去胶工位、纸张下料工位和书皮下料工位,第二转盘上设有沿第二转盘圆周设置的六个安放槽,搬运装置的笑料端位于一个安放槽的正上方,第二转盘上位于每一安放槽两侧均设有第六缸和第七气缸,第六气缸和第七气缸的输出端部上均设有真空吸盘,第六气缸的真空吸盘与第七气缸的真空吸盘相对设置,第二机架内部位于废书去胶工位处还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部固定有切刀。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底座和铰接在底座顶端的滑板,底座的顶部设有供滑板左右摆动的活动空腔,位于活动空腔内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分别铰接在滑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对称设置在底座的左右两侧,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上位于分流机构的下料端设有L型的挡板,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上还设有用于将废书保持竖直状态的导正件。
进一步的,所述L型的挡板朝向分流机构的下料端的一侧均设有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导正件包括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的底端分别贴近对应输送带的上传送面,顶端竖直向上延伸,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之间形成了供废书以竖直状态通过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奉化智慧经济研究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奉化智慧经济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5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够消除频闪的LED照明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