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OCML序列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1417.1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9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骆云彤;张驰;温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5/00;H04L2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ocml 序列 多普勒频移 估计 方法 设备 存储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OCML序列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发送端产生OFDM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调制映射得到调制后OFDM信号;生成OCML序列;计算所述调制后OFDM信号中需要插入导频的数目;根据所述数目将所述OCML序列作为导频插入所述调制后OFDM信号中得到以OCML为导频序列的调制后OFDM信号,记为OCML‑OFDM信号;对所述OCML‑OFDM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OCML‑OFDM信号;在接收端对预处理后OCML‑OFDM信号中的OCML序列进行自相关性分析得到自相关函数;使用所述自相关函数求得所述多普勒频移的估计值。基于OCML序列的多普勒频移估计设备及存储设备,用来实现所述方法。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OFDM系统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FDM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OCML序列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OFDM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径信道干扰的能力,在宽带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OFDM技术对频偏十分敏感,从而影响各个子载波之间的正交。而多普勒频移是产生载波偏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OFDM系统中多普勒频移的大小进行准确估计十分重要。当前,业界已经提出了很多关于多普勒频移估计的算法,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基于循环前缀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等等。由于循环前缀是OFDM符号的一部分复制,其估计的精度受信噪比的影响较大,当信噪比低的时候它的估计精度很差。而最大似然估计法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多普勒频移信息,但是计算复杂度较大,不适合用于实际的系统中。因此,找到一种估计精度高,处理方式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OCML序列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基于OCML序列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发送端产生OFDM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调制映射得到调制后OFDM信号;生成OCML序列;计算所述调制后OFDM信号中需要插入导频的数目;根据所述数目将所述OCML序列作为导频插入所述调制后OFDM信号中得到以OCML为导频序列的调制后OFDM信号,记为OCML-OFDM信号;对所述OCML-OFDM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OCML-OFDM信号;在接收端对预处理后OCML-OFDM信号中的OCML序列进行自相关性分析得到自相关函数;使用所述自相关函数求得所述多普勒频移的估计值。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存储指令及数据用于实现所述基于OCML序列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基于OCML序列的多普勒频移估计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及所述存储设备;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指令及数据用于实现所述的基于OCML序列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基于OCML序列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通过使用OCML序列作为OFDM信号中的导频序列,可以在低信噪比时准确估计多普勒频移,并且能够产生比m序列做导频更好的效果。同时,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信道估计方法对系统性能和最小二乘法的信道估计方法对系统性能做出评估,从误比特率来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使用本方法可以有效对OFDM系统的多普勒频移进行有效估计,从而提高OFDM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OCML序列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梳状导频及块状导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OCML序列的相关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多普勒频移值的最终估计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方法下MSE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OCML块状导频多普勒频移值的系统误比特率随信噪比变化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硬件设备工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1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