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1334.2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齐云;李宗厚;丁强;黄汉威;侯润保;戴国群;于萌;葛方昕;苏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电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锂电池 均衡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均衡充是一种能为串联锂电池充电的充电器,能使串联的各节锂电池达到彼此间相对平衡。使用平衡充充电,能使锂电池的寿命增长、并能在使用过程中加大电池的用电时间。因其在锂电池充电领域的安全性与电压精度的准确性,所以被大量应用与配套于串联锂电池,特别是航模领域,平衡充被广泛使用。
现在很多专用芯片或者单片机解决方案使用的是外部均衡的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可控制的耗能来实现的。这种方式中一般都是使用一个耗能元件来消耗能量,从而等待其他电池单元充满或者降低某些单元的电压。这种方案的缺陷在耗能元件上的耗能太大,造成的功率损耗非常大,违背了节能减排的能效要求。许多其他方式的均衡电路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很难广泛应用。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装置,其结构简单易实现,有效进行无损均衡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装置,包括有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CPU电路2,所述CPU电路2连接有恒流恒压电路3、用于对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的均衡充电电路4以及用于检测锂电池电压的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5,所述恒流恒压电路3与均衡充电电路4连接。
所述恒流恒压电路3包括有光电耦合器IC1和三极管Q7,光电耦合器IC1正极端通过电阻R10分别与二极管D1负极端、电容器C11正极端、电阻R11一端、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5、均衡充电电路4连接,光电耦合器IC1负极端与三极管Q7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7基极通过电阻R14与CPU电路2连接,三极管Q7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正极端与电源连接,电容C11负极端接地,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CPU电路2、电阻R12一端连接,电阻R12另一端接地,电阻R13一端与CPU电路2连接,电阻R13另一端接地。
所述均衡充电电路4包括有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和场效应管Q6,场效应管Q1栅极分别与电阻R4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2栅极分别与电阻R5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3栅极分别与电阻R6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4栅极分别与电阻R7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5栅极分别与电阻R8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6栅极分别与电阻R10一端、CPU电路2连接,场效应管Q1源极、场效应管Q2漏极、场效应管Q3源极、场效应管Q4漏极、场效应管Q5源极、场效应管Q6漏极分别与锂电池连接,场效应管Q1漏极、场效应管Q2源极、场效应管Q3漏极、场效应管Q4源极、场效应管Q5漏极、场效应管Q6源极、电阻R4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电阻R7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电阻R9另一端分别与CPU电路2连接。
所述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5包括有运算放大器IC4,运算放大器IC4引脚①分别与运算放大器IC4引脚②、CPU电路2连接,运算放大器IC4引脚③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恒流恒压电路3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均衡充电电路4连接,运算放大器IC4引脚④接地,运算放大器IC4引脚⑧与电源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实现,有效进行无损均衡充电,且无放电电路不造成损耗,提高整机的转换效率,有效地保证每节电池都充电均衡的充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装置,包括有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CPU电路2,所述CPU电路2连接有恒流恒压电路3、用于对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充电的均衡充电电路4以及用于检测锂电池电压的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5,所述恒流恒压电路3与均衡充电电路4连接。
其中,CPU电路2负责采集电压信号、电流信号、电池电压信号及处理场效应管Q1-Q6均衡充电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电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电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1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