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奶牛抗病性的饲料添加剂及饲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8984.1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岳淑宁;李忠玲;张强;张红艳;胡云红;肖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A23K10/37;A23K10/30;A23K20/142;A23K10/12;A01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710043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奶牛 抗病性 饲料添加剂 饲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增加奶牛抗病性的饲料添加剂及饲喂装置。
背景技术
奶牛健康养殖中尤为突出的是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业水平较低,安全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长期使用添加抗生素类药物,引起某些菌株变异成耐药菌株,耐药菌株又将耐药因子传递给其他敏感菌,使其对原来的敏感药物产生抵抗力,从而给用这些药物预防和治疗人类某些疾病造成困难。这些不规范用药及药物自身的缺陷,在预防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也破坏了奶牛自身及其内在的微生物免疫系统,给奶牛生产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同时严重影响牛奶品质,如产生抗菌素乳等;因此,在奶牛生产实际中研究开发抗病性绿色饲料添加剂十分必要
长期以来,抗生素一直是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防治各种养殖动物的疾病,随着人们对抗生素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的认识,安全、无污染、无残留且又能防病治病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将逐渐取代抗生素起防病抗病的的作用。
目前国内开发出的饲料添加剂种类很多,但主要是以增加奶牛产奶量及快速增长为目的,以增强抗病性为目的的饲料添加剂几乎没有,并且很多饲料添加剂没有分类,对于什么动物都适合,有的虽然名字分类很细,但实质是换汤不换药。存在着品种十分单一,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目前,依靠单一的某类绿色添加剂,很难完全实现的。需由各地饲料生产者、养殖者依据本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几种或几类,研制开发复合绿色饲料添加剂,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奶牛抗病性的饲料添加剂及饲喂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加奶牛抗病性的饲料添加剂,按重量组分计,包括以下成分:杏仁皮50-82份、核桃油渣32-55份、桐子渣21-25份、黑玉米芯粉18-30份、地衣芽孢杆菌2-5份、酪酸菌3-9份、植物酵素剂0.1-4份、γ-氨基丁酸0.5-2.5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增加奶牛抗病性的饲料添加剂还包括以下成分:烟秆粉8-16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增加奶牛抗病性的饲料添加剂还包括以下成分:木聚糖酶0.3-2.8份、植酸酶0.5-3份、纤维素酶0.1-4份。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核桃油渣中的含油量为5-8%。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黑玉米芯粉的粒径为130-200目。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植物酵素剂是由石榴皮与土豆皮按1:3-8的重量比混合后经发酵制备而成。
具体发酵方法为:将石榴皮与土豆皮按1:3-8的重量比混合,用3%碳酸氢钠溶液清洗2-3次,粉碎至40目,加入2-5倍重量的清水,调节pH为5.3-6.5,加入1.3-4%的酵素菌,分别加入1.2-3.5%的氮源和碳源,30℃发酵5~7天,发酵后产物经过过滤、纯化和脱水,即得到所述植物酵素剂。
其中,杏仁皮:是杏仁加工中的下脚料,每吨杏仁加工中产生50公斤皮,将其用作饲料添加剂是废物利用,成本低,作用好。
核桃油渣:是核桃榨油后剩余的残渣,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属于含油量极低的脱脂残渣,可作为上好的营养丰富的家禽家畜的饲料或添加剂,有利于家禽家畜的生长发育。
桐子渣:具有较广泛的生物活性,内含有抗癌、抗病毒、杀菌、杀虫等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病应用价值。
黑玉米芯粉: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抗癌物质,黑玉米芯在黑色食品中提取抗癌物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可作为优质饲料添加剂。
地衣芽孢杆菌:是一种好氧芽孢杆菌,它在代谢过程中能够分泌多种消化酶(淀粉酶、蛋白酶、植酸酶等),其中植酸酶能够将饲料中的难吸收的植酸磷分解成易吸收利用的肌醇和磷酸,可显著降低动物粪便中植酸磷的排放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另外,地衣芽孢杆菌在动物体内还可以起到以下作用:①替代抗菌素起防病抗病作用;②增强免疫功能;③提高消化功能,降低饲养成本;④显著降低养殖动物粪便中氨等臭气的排放,改善养殖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未经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8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生长肥育羊预混料
- 下一篇:一种生物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