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酸盐岩孔隙结构预测渗透率的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6813.5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1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航宇;田中元;郭睿;邓亚;徐振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于虎;沈金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碳酸盐 孔隙 结构 预测 渗透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基于碳酸盐岩孔隙结构预测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目标储层进行岩心取样,建立样品库;
通过孔渗实验和压汞实验,获取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和毛管压力曲线;
根据样品毛管压力曲线的形态特征对孔隙结构进行分类,构建孔隙结构类型组;并根据毛管压力参数建立孔隙结构类型识别标准;
按照所属的孔隙结构类型对样品库中的样品进行分组,并对每组样品的相关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将各样品通过压汞实验所获取的一系列孔喉大小参数分别与渗透率、孔隙度进行对数拟合,计算每个拟合公式的判别系数;
选取每类孔隙结构样品拟合关系式中判别系数最大的公式作为该孔隙结构储层的渗透率预测公式,公式中对应的孔喉大小即为决定该孔隙结构类型渗透率的关键孔喉大小Rs;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谱,构造伪毛管压力曲线;根据所述孔隙结构类型识别标准识别其孔隙结构类型,并计算相应类型孔隙结构的关键孔喉大小Rs;
将计算获得的相应类型孔隙结构的关键孔喉大小Rs代入相应孔隙结构类型储层的渗透率预测公式中,进行井筒内储层渗透率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酸盐岩孔隙结构预测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目标储层进行岩心取样,建立样品库的步骤中,
岩心取样的位置根据研究目的层所涉及的孔隙结构类型进行确定;岩心取样的数量根据储层非均质性程度和孔隙结构复杂程度进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酸盐岩孔隙结构预测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样品毛管压力曲线的形态特征对孔隙结构进行分类,构建孔隙结构类型组;并根据毛管压力参数建立孔隙结构类型识别标准的步骤中,
所述毛管压力参数包括排驱压力Pc或饱和中值压力P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酸盐岩孔隙结构预测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所属的孔隙结构类型对样品库中的样品进行分组,并对每组样品的相关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将各样品通过压汞实验所获取的一系列孔喉大小参数分别与渗透率进行对数拟合,计算每个拟合公式的判别系数的步骤中,
所述孔喉大小参数包括最大孔喉半径Rmax、平均孔喉半径Rmean以及汞饱和度为x%时对应的孔喉大小Rx(x=5-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碳酸盐岩孔隙结构预测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x的取值间隔为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碳酸盐岩孔隙结构预测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压汞实验未给出Rx,采用内插法计算孔喉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68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