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能源地下连续墙组装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3424.7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5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武科;张前进;崔帅帅;于雅琳;厉雅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F24T10/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能源 地下 连续 组装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能源地下连续墙组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高层建筑与地下结构的迅速发展,深基坑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传统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常采用钢板桩、深层搅拌水泥土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以及地下连续墙;其中,对于开挖深度在12m以上的深基坑,从安全性和可靠性考虑,采用地下连续墙应是首选的方案。地下连续墙作为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传统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采用现场捆扎钢筋与浇筑,势必占用有限的施工场地,更为严重的是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大大影响了城市交通,造成了城市噪音与空气污染;而且现场捆扎的地连墙连接主要是通过钢筋连接,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现场施工时间,耽误作业进度,这些都与保护城市环境和绿色施工的理念相违背。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来说,冬季地表与浅埋地层温度较低,易造成土木工程结构物冻结体积缩小,而在夏季地表与浅埋地层温度升高,又造成相关结构物膨胀,这些温度差异均会导致结构物体积发生变形而改变,致使结构物整体强度降低或减少其使用寿命,如此一来会造成较高的维修费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能源地下连续墙组装结构,该结构有效地减少地下连续墙施工空间与自然环境的污染,并且抑制了由于温度差异所造成的结构物体积变形,保证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整体稳定与正常使用。
一种装配式能源地下连续墙组装结构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能源地下连续墙组装结构,包括:
多段拼装的地下连续墙,包括沿着地连墙深度与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空心框体,空心框体的周侧及内侧设置钢筋网,在深度方向相邻的空心框体相互卡合,在长度方向相邻的空心框体同样相互卡合,在空心框体内筑有混凝土;
与地源热泵连接的热交换器管,设于地下连续墙的顶部、中部和底部,热交换器管预设于地下连续墙内,这样在浇筑混凝土时,将热交换器管与空心框体或钢筋网固定,工厂预制完成带热交换器管的地下连续墙直接通过管路与地缘热泵连接即可,方便安装。
该组装结构中,实现了地下连续墙的工厂预制,而且通过深度方向与长度方向,相邻空心框体的卡合,有效保证了现场对相邻空心框体的拼接,不仅有利于保证施工,而且保证了整个地下连续墙结构的稳定性,另外,组装结构中包含了热交换器管的设置,无需单独对热交换器管进行单独施工,进一步缩短了施工周期。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地连墙在深度方向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充分利用土壤的热量,在地连墙深度方向,所述空心框体的一端或者两端设置凸起或与凸起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框体与钢筋网固定设置,可以是焊接固定,且二者为预制件,为了提高刚度,空心框体采用钢材,而且空心框体为矩形体。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地源热泵的工作效率,所述地源热泵包括多个垂直式地源热泵,深度在地下100m~300m,在这个深度之下,不论是何季节,地热温度保持一致,这样地连墙的温度不论是上下,还是季节变化,不会因温度差异导致结构物体积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地源热泵设有多个,在水平方向相邻的地源热泵间隔设定距离设置,每100m布设一台地源热泵。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钢筋网的结构稳定,所述钢筋网包括纵向钢筋网和横向钢筋网,横向钢筋网围绕设于纵向钢筋网的外围,纵向钢筋网包括有多圈,横向钢筋网同样如此。
进一步地,同样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地连墙长度方向,空心框体的一端或两端设置凸起或与凸起配合的凹槽;
或者,相邻的空心框体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紧固件为螺栓等。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管与循环水泵、地下连续墙顶部的集水槽并联连接,这样热交换器管与循环水泵、集水槽共同构成能源地下连续墙结构的热加载系统。
进一步地,为了充分利用热能,所述热交换器管呈U型结构布置,间距0.8m,热交换器管采用无缝钢管制作,热交换器管衔接采用不锈钢卡套接头相连,地连墙相邻两段共用一组地源热泵的管路,也就是说相邻两段地连墙的热交换器管通过管路连接,这样不仅方便了现场地连墙的拼装,而且两段共用热源,提高了热源的利用率。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能源地下连续墙组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3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