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不同种源黑果枸杞一次性成苗的诱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1027.6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0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柴成武;王方琳;李爱德;尉秋实;王祺;王昱淇;张元凯;刘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 代理人: | 韩冰 |
地址: | 733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同种 源黑果 枸杞 一次性 诱导 方法 | ||
一种适用于不同种源黑果枸杞一次性成苗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诱导基质准备、不同种源黑果枸杞茎段活性诱导、灭菌处理、不定芽增殖、根系诱导、移栽。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中的一种适用于不同种源黑果枸杞一次性成苗的诱导方法,所用不定芽诱导基质和根系诱导基质配方合理,采用的震荡处理激活枝条本身所含的内源激素,结合明暗交替以及基质外源植物激素的应用使不同种源黑果枸杞不定芽增殖倍数达20~30;生根率以及移栽后成活率均可达到100%,且瓶苗移栽后对生长的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没有特殊要求,采用常规方法管理即可;50d左右即可实现不同种源黑果枸杞优质种苗快速繁殖及一次性成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次性成苗的诱导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种源黑果枸杞一次性成苗的诱导方法。
背景技术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属于典型的荒漠植物,对环境条件适应能力极强,具有抗旱、耐寒、耐贫瘠、耐盐碱的特点。近年来,因其果实可入药具有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癌症、改善睡眠等功效而被广泛推广种植,但普遍存在成活率低、繁殖速度慢等问题。
目前对国内外对黑果枸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色素提取、药理研究、耐盐生理机制及育苗技术等方面,而关于综合研究各个种源黑果枸杞一次性成苗的研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质配方合理、操作简单、管理成本低、繁殖速度快并且能同时适合不同种源黑果枸杞一次性成苗、快速诱导再生植株、建立无性系的方法,主要解决不同种源黑果枸杞引种驯化过程中成活率低的问题,为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系统地进行工厂化生产、规模化快速繁殖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也为不同种源黑果枸杞抗逆突变体筛选、种质资源保护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种适用于不同种源黑果枸杞一次性成苗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诱导基质准备
大量元素溶液配制,按硝酸钾3000.00mg/L、氯化钙150.00mg/L、硫酸镁500.00mg/L、磷酸二氢钾150.00mg/L、硫酸铵134.00mg/L、硫酸锰10.00mg/L的配比配制1000mL大量元素溶液;微量元素溶液配制,按硼酸3.0mg/L、硫酸锌2.0mg/L、碘化钾0.75mg/L、硫酸铜0.025mg/L、钼酸钠0.25mg/L的配比配制500mL微量元素溶液;铁盐溶液配制,按Fe2·EDTA10.00 mg/L的配比配制500mL铁盐溶液;有机成分溶液配制,按肌醇100.0mg/L、烟酸1.0mg/L、盐酸吡哆醇1.0mg/L、盐酸硫胺素10.0mg/L、甘氨酸2.0mg/L的比例配制500mL有机成分溶液;
不定芽诱导基质制作,加入所述大量元素溶液50mL,所述微量元素溶液、铁盐溶液、有机成分溶液各5mL,加入6-苄基氨基嘌呤(6-BA)0.5mg、萘乙酸(NAA)0.2mg,之后加入蒸馏水定容到1000mL,混合均匀后进行蒸煮,之后加入蔗糖15g、琼脂5g,将pH调整为5.8;制作完成后分装三角瓶、每瓶约60~70mL,高温高压灭菌后待用;
根系诱导基质制作,加入所述大量元素溶液25mL,所述微量元素溶液、铁盐溶液、有机成分溶液各2.5mL,之后加入蒸馏水定容到1000mL,混合均匀后进行蒸煮,之后加入蔗糖7.5g、琼脂5g,将pH调整为5.8;制作完成后分装三角瓶、每瓶约60~70mL,高温高压灭菌后待用;
(2)不同种源黑果枸杞茎段活性诱导
于当年春季,植物内源激素活性最强时,分别剪取不同种源黑果枸杞健康母株上当年生、没有病虫害及牲畜啃食现象的健康枝条,迅速将下切口剪成马蹄形,之后蘸取少量家用洗涤剂原液,以保证所述枝条的新鲜,然后带回实验室,用稀释浓度为50%的吐温80浸泡所述枝条1h,以彻底清洗附着在所述枝条表面的粘性物质,之后用流动的自来水浸泡冲洗4h,冲洗之后沥干所述枝条上的水分并将其放入震荡培养箱中进行震荡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未经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1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鼓槌石斛组织培养方法
- 下一篇:生石花离体培养与快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