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氧化玻璃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9986.4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1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斯麦特医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37 | 分类号: | D06M15/37;D06M13/224;D06M13/51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玻璃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纤维布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氧化玻璃纤维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布采用直接玻璃纤维纱由经编织机编织而成,布面不易变形,渗透性能好,易于操作,是手糊成型和机械成型的理想基材。它具有很好的可设计性的可混编性,可提供较大的材料选择和设计自由度,可根据要求来决定纱线的类型、排列角度、层数以及经、纬的密度,一次织出满足要求的缝编织物。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特性。现有技术中,玻璃纤维布的易被一些氧化性的氧化,进而各项物理性能急剧下降,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氧化玻璃纤维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氧化玻璃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曲酸二棕榈酸酯、双酚A型氰酸酯按照质量比为2:5:13-16的比例混合后,加热溶解,制得混合树脂;
(2)将上述混合树脂加入乙醇溶液中,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添加剂,制得的玻璃纤维布改性剂,其中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三异丙氧基铝19-23份、辛癸酸甘油酯11-13份、邻苯二甲酸烯丙酯6-10份;
(3)将玻璃纤维布改性剂涂布在玻璃纤维布上,然后烘干,制得成品。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135-140℃。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5-85%。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烘干的温度为60-65℃。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玻璃纤维布,各项力学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强,尤其是其具有优异的耐氧化性能,不易被氧化性的物质腐蚀,极大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在玻璃纤维布表面涂刷改性剂,一方面可起到有效的防止玻璃纤维布被氧化,另一方面,还能一定程度上的提上玻璃纤维布表面的疏水性能,进而提升了玻璃纤维布的自清洁性能,防止氧化性物质在其表面过久停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条件。
实施例1
一种耐氧化玻璃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曲酸二棕榈酸酯、双酚A型氰酸酯按照质量比为2:5:13的比例混合后,加热溶解,制得混合树脂;
(2)将上述混合树脂加入乙醇溶液中,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添加剂,制得的玻璃纤维布改性剂,其中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三异丙氧基铝19份、辛癸酸甘油酯11份、邻苯二甲酸烯丙酯6份;
(3)将玻璃纤维布改性剂涂布在玻璃纤维布上,然后烘干,制得成品。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135℃。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5%。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烘干的温度为60℃。
本实施例中,制得的玻璃纤维布在体积分数为15%的双氧水中,浸泡70小时,不发生强度变低的现象。
实施例2
一种耐氧化玻璃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曲酸二棕榈酸酯、双酚A型氰酸酯按照质量比为2:5:15的比例混合后,加热溶解,制得混合树脂;
(2)将上述混合树脂加入乙醇溶液中,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添加剂,制得的玻璃纤维布改性剂,其中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三异丙氧基铝21份、辛癸酸甘油酯12份、邻苯二甲酸烯丙酯8份;
(3)将玻璃纤维布改性剂涂布在玻璃纤维布上,然后烘干,制得成品。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138℃。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80%。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烘干的温度为63℃。
本实施例中,制得的玻璃纤维布在体积分数为15%的双氧水中,浸泡74小时,不发生强度变低的现象。
实施例3
一种耐氧化玻璃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曲酸二棕榈酸酯、双酚A型氰酸酯按照质量比为2:5:16的比例混合后,加热溶解,制得混合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斯麦特医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斯麦特医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9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