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量子通信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7433.5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4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根;徐伟凡;徐东;王坤;何睿;桑康伟;吴浙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70 | 分类号: | H04B10/70;H04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量子 通信 分布式 功率 变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系统安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量子通信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
背景技术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量子通信是利用了光子等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是经典信息论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产物,与目前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信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具有保密性强、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等特点,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由于其分散式发电的特点,其地理位置往往远离监控与调度中心。本文提供一种采用量子通信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实现控制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保证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的目的。
现有的量子通信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尽管有众多保密算法对通讯过程进行保护,但这类保护方式在原理上全部基于经典的通信网络和通信协议,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这类加密系统或早或晚都存在被攻破的可能,给量子通信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采用量子通信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量子通信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量子通信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包括量子网络服务站、可靠网络通信和量子信道,所述量子网络服务站的上方设有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通过可靠网络通信和量子网络服务站固定连接,所述量子网络服务站的下方设有量子网络交换机,所述量子网络交换机通过量子信道和量子网络服务站固定连接,所述量子网络交换机的下方设有量子通信终端,所述量子通信终端的下方设有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器,所述量子通信终端通过量子信道和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器固定连接,所述量子网络交换机的上方设有客户端,所述量子网络交换机的一侧设有量子可信服务器,所述量子网络交换机的另一侧设有量子保密电话,所述量子保密电话的一侧设有量子密钥生成终端设备,所述量子密钥生成终端设备的一侧设有接收端。
优选的,所述量子网络交换机通过量子信道和量子通信终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量子通信终端和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器的数量均为四组。
优选的,所述量子密钥生成终端设备通过量子信道和接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量子可信服务器通过量子信道和量子网络交换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量子通信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通过将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器与量子通信终端布置在一起,由于物理距离很近,采用可靠网络通信进行近距离数据传输,量子通信终端收到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器发出的数据后,经过量子通信终端的量子加密,通过量子信道发送至量子网路交换机,一台量子网络交换机可链接多台量子通信终端,多台量子网路交换机与量子网络服务站通过量子信道相链接,量子网络服务站与监控终端布置在一起,量子网络服务站对从量子保密电话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通过可靠网络通信发送数据至监控终端,监控人员通过监控终端对各个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器实时的状态进行检查,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防护和加密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采用量子通信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采用量子通信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系统的局部视图。
图中:1、监控终端;2、量子网络服务站;3、量子网络交换机;4、量子通信终端;5、分布式储能功率变换器;6、可靠网络通信;7、量子信道;8、量子保密电话;9、客户端;10、量子密钥生成终端设备;11、接收端;12、量子可信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7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