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7201.X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3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苏木标;刘谨菡;何玉林;吴会阁;李文平;王微微;王晓天;黄梦涛;马雷强;李彦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王丽巧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路口 系统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交通是每个城市发展的输血管和动力浆,直接影响着国家或城市的发展,同时交通拥堵程度和交通系统完备程度是一个地区交通能力的两大指标。一个地区如果交通拥堵严重,物资人流交往滞后,那么将会导致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交通拥堵除了会负面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外,还直接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和降低居民生活质量。所以交通拥堵是阻碍城市发展的一个“顽疾”,是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直接原因是市政交叉口红绿灯控制体系无法满足现有车辆流动的需求。直接表现形式是:单个交叉口过度饱和,排队车辆2个以上周期无法排空;相连交叉口没有实现绿波交通,车辆在两个相连叉口段滞留,最后造成城市拥堵。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发现红绿灯信号交叉口才是造成交通拥堵的至关原因,所以提出取消红绿灯的设想,用空间分离交通流的方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而不是再用时间分离交通流的方式(红绿灯控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从而设计出环岛交通和大型高架立交桥的形式来实现空间分离交通流。
但环岛交通和大型高架立交桥自身具有很多极限性,仍然不能完好的服务现在复杂的交通流,所以没有大量受到采用,仅仅是在特殊环境下使用。环岛交通的极限性表现为:只适用于车流量少的路口;如果车流量过大,不同方向的车流无法插空抽离交叉口,车流都集中在环岛上,将增加车流冲突点,从而造成交通堵塞。大型高架立交桥的极限性表现为:架设空间要求大、成本高,难以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及设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交叉路口交通拥堵、出行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包括:
四条道路以及设置在四条道路交叉口的中心桥;每条道路在与中心桥预设距离处,设置有微型立交桥;
每条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微型立交桥之前,所述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所述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中心桥之间,每条道路的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外侧车道;
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从每条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向左分出一左转车道,与相应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
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与相应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
所述中心桥上以及所述中心桥的下方均设置有双向两车道,双向两车道与相应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和对向内侧车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设置的桥上部分和桥下部分;
直行左转车道设置在桥上部分,对向内侧车道设置在桥下部分;或者,对向内侧车道设置在桥上部分,直行左转车道设置在桥下部分。
进一步地,桥上部分高于地平面,桥下部分与地平面齐平;
所述桥上部分的高度大于预设阈值。
进一步地,桥上部分高于地平面,桥下部分低于地平面;
所述桥上部分和所述桥下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
进一步地,每条道路左右两侧设置有非机动车道,道路上还设置有人行横道用于连接两侧的非机动车道;
所述桥上部分设置在所述人行横道的上方,所述桥下部分设置在所述人行横道的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交叉路口渠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
获取路口中心桥以及各道路的位置;
根据中心桥以及各道路的位置,确定各道路中微型立交桥的设置位置;
根据路口各个方向的车流量,确定微型立交桥中直行左转车道与地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对向内侧车道与地平面之间的高度差。
进一步地,确定微型立交桥中直行左转车道与地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对向内侧车道与地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包括:
判断从微型立交桥驶入路口的车流量是否大于从微型立交桥路口驶出的车流量;
若是,则设置微型立交桥的桥上部分为对向内侧车道,设置微型立交桥的桥下部分为直行左转车道;
若否,则设置微型立交桥的桥上部分为直行左转车道,设置微型立交桥的桥下部分为对向内侧车道;
其中,所述桥下部分与地平面齐平。
进一步地,确定微型立交桥中直行左转车道与地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对向内侧车道与地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包括:
确定路口各个方向在统计周期内每个单位时间的车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7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岔路口二层立交桥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土工网加筋路基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