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及折弯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2385.0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6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汪群友;华盟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元一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2 | 分类号: | B21D7/02;B21D7/1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牵引 折弯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部分医疗器械上,需要使用到一种U字形结构的牵引杆(牵引轴),该种结构的牵引杆一般是通过将一根直杆结构的杆件原材折弯处理,然后形成由杆体部和折弯部组成的U字形的牵引杆。而现有技术中在加工牵引杆时,由于牵引杆本身较细,折弯处理时一方面会造成杆体部和折弯部断裂、或弯曲弧度不符合要求,或造成杆体部和折弯部之间平行度不够,无法满足医疗器械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确保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的弧度为圆润的弧形、保障杆体部和折弯部的平行度符合要求,同时有效避免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在折弯处理受力时不会发生断裂,从而全面提高牵引杆加工质量,有效降低废品出现概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定位块、内侧卡块、外侧套管,所述的装置定位块侧面设置牵引杆限位管,牵引杆包括杆体部和折弯部,牵引杆的折弯部设置为能够折弯到与杆体部平行布置的状态,折弯部折弯到与杆体部平行布置状态时,所述的内侧卡块设置为能够夹装在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的结构,外侧套管设置为能够套装在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的结构。
所述的内侧卡块包括卡块本体,卡块本体的本体上表面和本体下表面设置为平行布置的结构,外侧套管侧面设置套管卡槽,套管卡槽的卡槽上端面和卡槽下端面设置为平行布置结构。
所述的卡块本体一端设置凸出的限位面,限位面呈凸出的弧形面结构,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位设置为呈C字形的连接部,折弯部折弯到与杆体部平行布置的状态时,卡块本体一端的限位面设置为能够顶靠贴合在牵引杆的连接部位置的结构。
所述内侧卡块夹装在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位置时,卡块本体的本体上表面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折弯部内侧的结构,卡块本体的本体下表面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杆体部内侧的结构。
所述的外侧套管套装在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时,套管卡槽的卡槽上端面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折弯部外侧位置的结构,套管卡槽的卡槽下端面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杆体部外侧位置的结构。
所述的内侧卡块夹装在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并且外侧套管套装在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时,卡块本体的本体上表面和外侧套管的卡槽上表面之间形成上定型间隙,上定型间隙的高度尺寸设置为等于牵引杆的直径尺寸的结构,卡块本体的本体下表面和卡槽下表面之间形成下定型间隙,下定型间隙的高度尺寸设置为等于牵引杆的直径尺寸的结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步骤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确保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的弧度为圆润的弧形、保障杆体部和折弯部的平行度符合要求,同时有效避免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在折弯处理受力时不会发生断裂,从而全面提高牵引杆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效降低废品出现概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方法的处理步骤是:1)将需要折弯的牵引杆的杆体部插装到装置限位块上的牵引杆限位管内,向上折弯牵引杆的折弯部,将牵引杆的折弯部折弯到与杆体部平行布置的状态;2)将内侧卡块放置到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卡块本体夹装到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3)将牵引杆和内侧卡块套装到外侧套管内,外侧套管套装在牵引杆的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4)保持上述状态持续0.5min-3min后,再依次取下外侧套管和内侧卡块,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重复上述步骤,可以批量进行牵引杆折弯处理。
将内侧卡块夹装到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时,将卡块本体的本体上表面贴合在折弯部内侧位置,将卡块本体的本体下表面贴合在杆体部内侧位置;将外侧套管套装在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时,将套管卡槽的卡槽上端面贴合在折弯部外侧位置的结构,将套管卡槽的卡槽下端面贴合在杆体部外侧位置。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元一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元一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2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驱动电动式上辊结构
- 下一篇:大口径智能弯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