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满足工业规模化生产要求的白藜芦醇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0300.5 | 申请日: | 201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程淑清;牛清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修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7/82 | 分类号: | C07C37/82;C07C39/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藜芦醇 制备 工业规模化 目标产物 氢氧化铝 生产要求 层析 粗品 生产成本低 柱层析分离 操作程序 层析过程 多次重复 环境影响 生产过程 水系统 溶剂 乙醇 废液 加水 收率 析晶 吸附 洗脱 下柱 保健品 过滤 对流 流出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满足工业规模化生产要求的白藜芦醇制备方法,是以含有白藜芦醇的粗品作原料,利用氢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收集流份,并对流份处理、减压浓缩、加水析晶、过滤、真空干燥制得,下柱流份纯度高可制成纯度高达99%以上的白藜芦醇,且收率高,所得产物直接作为药品、保健品使用,通过氢氧化铝对粗品中非目标产物的吸附、充分发挥该技术在制备高含量白藜芦醇中的特有优势,层析、洗脱整个过程都是在乙醇‑水系统中完成全部的生产过程,溶剂使用安全,整个层析过程中无废液产生,流出成分均为目标产物,对生产人员及环境影响少,便于大批量生产,不需多次重复层析、结晶,操作程序简便,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纯化的方法,特别是一种以含有白藜芦醇的粗品作原料,利用氢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制备能满足工业规模化生产要求的白藜芦醇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因白藜芦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能抗肿瘤、抗衰老、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它主要存在于葡萄、虎杖、藜芦等植物中,其中以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白藜芦醇主要用于抗癌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治疗,为此有关的研究报导和专利文献很多,且各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特色。
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经聚酰胺柱层析后白藜芦醇收率很低,白藜芦醇纯度不高,还需进行二次层析或用活性炭脱色才能提高纯度弥补其的不足,且活性炭易造成有效成分死吸附,因此程序多、操作麻烦、有效成分损失大,且一次性设备投入大,而产能少,很难满足工业生产要求,另外采用的是大孔树脂层析其产品纯度低,还需再用活性炭脱色和反复结晶处理,因此操作也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工业规模化生产要求的白藜芦醇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便,设备投入少,操作简单,而产品具有高收率、高纯度,制备无污染的特点,并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实用性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含量白藜芦醇分离纯化的方法,步骤:1、选料:以市售的白藜芦醇粗品为原料,其白藜芦醇含量按干燥品计达到15%~90%,原料为浸膏状或粉末、颗粒状;
2、上样溶液制备:以粗品的重量比为1,用浓度为60%~80%的乙酸乙酯溶解粗品,作为上样溶液,乙酸乙酯用量(L):粗品(Kg)=15~25∶1;
3、装柱:采用常规的工艺,氢氧化铝用湿法或干法装柱;
4、上样洗脱:将含有白藜芦醇的乙酸乙酯溶液上氢氧化铝柱层析,流速控制在0.1%~1.0%×柱体积/分钟,收集流份,上样结束后再用同浓度的相当一个柱体积容量的乙酸乙酯冲洗氢氧化铝柱一次,同时收集流份,将两次流份合并;
5、流份处理:将收集的流份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3~1/10,再加10~20℃的饮用水,加水量为浓缩体积的1~6倍,再经2~14小时地放置析晶,再过滤并在50~60℃经真空干燥6~8小时得到的晶体为目标产物白藜芦醇结晶粉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氢氧化铝柱层析技术并用到白藜芦醇的分离纯化,通过氢氧化铝对粗品中非目标产物的吸附,充分发挥了该技术在制备高含量白藜芦醇的特有优势;氢氧化铝层析柱在整个上柱解析过程中所用的都为乙醇-水系统,此溶剂使用安全,同时在层析过程中没有废液产生,流出成分均为目标产物,对生产人员及环境影响少,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条件容易控制;而所用设备简单,同时氢氧化铝柱层析过程目标产物收得率高,下柱流份纯度高,不需多次反复层析、结晶,操作程序简便,所以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修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修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0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