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自卸车的两用液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07738.8 | 申请日: | 201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0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卞敬春;张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泉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4;F15B21/00;B60P1/16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 地址: | 2516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卸车 两用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卸车的两用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自卸车的液压系统采用单向油缸进行倾斜车斗,单向油缸置于车斗的前方或中间位置,车斗下落时依赖自身重力向下压单向油缸以恢复原位,当单向油缸内有空气时,会造成车斗突然快速下落,造成不稳定,容易损坏液压系统。且传统的自卸车进行卸货操作时,通过人为控制油泵,由于油泵与油箱一体设计,频繁操作会损坏油箱,导致漏油,且油泵位于驾驶座后方,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用于自卸车的两用液压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自卸车的两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辆本体一侧的油泵、油箱、以及安装在底部支架后方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活塞杆顶端与车斗后端固定,,所述底部支架上还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控制阀本体,所述控制阀本体上安装有进油阀Ⅰ,出油阀Ⅰ,出油阀Ⅱ,进油阀Ⅱ,所述油泵通过进油管线Ⅰ与进油阀Ⅰ连接,出油阀Ⅰ通过进油管线Ⅱ与液压油缸的进油口连接,液压油缸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线Ⅱ与进油阀Ⅱ连接,所述出油阀Ⅱ通过回油管线Ⅰ与油泵连接,所述控制阀本体的阀芯通过拉线与手柄连接。
进一步的,为增加液压油缸在回落时的稳定性,以及便于在后方将车斗顶起,所述液压油缸为双回路液压油缸,手柄调节控制阀本体来实现油缸的起落,完成车斗的起落。
所述手柄前置于车辆本体的驾驶座右侧,方便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用于自卸车的两用液压系统,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手柄调节控制阀本体来实现油缸的起落,完成车斗的起落,可以实现车斗的稳定回落,且方便操作,控制阀本体与液压油缸位置紧凑,减少了油路的无效长度,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自卸车的两用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自卸车的两用液压系统的底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自卸车的两用液压系统的控制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6、底部支架,7车斗,8车辆本体,9液压油缸,10拉线,11手柄,12固定座,13控制阀本体,14油泵,15油箱,16进油管线Ⅰ,17进油管线Ⅱ,18回油管线Ⅰ,19回油管线Ⅱ,20进油阀Ⅰ,21出油阀Ⅰ,22出油阀Ⅱ,23进油阀Ⅱ。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该用于自卸车的两用液压系统,包括固定在车辆本体8一侧的油泵14、油箱15、以及安装在底部支架6后方的液压油缸9,为增加液压油缸9在回落时的稳定性,以及便于在后方将车斗7顶起,所述液压油缸9为双回路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9活塞杆顶端与车斗7后端固定,所述底部支架6上还安装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上安装控制阀本体13,所述控制阀本体13上分布有进油阀Ⅰ20,出油阀Ⅰ21,出油阀Ⅱ22,进油阀Ⅱ23,所述油泵14通过进油管线Ⅰ16与进油阀Ⅰ20连接,出油阀Ⅰ21通过进油管线Ⅱ17与液压油缸9的进油口连接,液压油缸9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线Ⅱ19与进油阀Ⅱ23连接,所述出油阀Ⅱ22通过回油管线Ⅰ18与油泵14连接,所述控制阀本体13的阀芯通过拉线10与手柄11连接,手柄11调节控制阀本体13来实现液压油缸9的起落,完成车斗7的起落,手柄11前置于车辆本体8的驾驶座右侧,方便操作。
本发明使用时,只需手动控制驾驶座右侧的手柄11,手柄11通过拉线10来调节控制阀本体13的阀芯的位置,对液压油缸进行给油、或回油,使得液压油缸9上升或回落,车斗7随之倾斜或回落,完成装卸工作,本发明可以实现车斗的稳定回落,方便操作,控制阀本体13与液压油缸9位置紧凑,减少了油路的无效长度,适于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泉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泉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7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