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计机翼整体翼梁参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6270.0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存;万亚锋;郑茂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计 机翼 整体 参数 方法 | ||
1.一种设计机翼整体翼梁参数的方法,所述机翼整体翼梁包括工字型机翼整体翼梁以及T型机翼整体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机翼整体翼梁参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设计机翼整体翼梁初始参数,所述机翼整体翼梁初始参数包括梁腹板厚度参数以及机翼整体翼梁单支柱的刚度;
步骤2:判断机翼整体翼梁单支柱是否满足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判断是否满足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
若同时满足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以及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则判断所述机翼整体翼梁初始参数设计合理;
若满足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不满足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则进行步骤3;
若满足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不满足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则进行步骤4;
若同时不满足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以及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则进行步骤5;
步骤3:引入有效宽度,并计算是否满足带有有效宽度的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若是,则判断所述机翼整体翼梁初始参数设计合理;若否,则所述机翼整体翼梁腹板厚度初始参数设计不合理,放弃设计;
步骤4:引入有效宽度,并计算是否满足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若是,则判断所述机翼整体翼梁初始参数设计合理;若否,根据惯性矩等效公式以及所述步骤1中的机翼整体翼梁腹板厚度初始参数进行计算,从而获得新的梁腹板厚度参数,将新的梁腹板厚度参数作为所述步骤1中的机翼整体翼梁初始参数;
步骤5:引入有效宽度,重新判断是否满足带有有效宽度的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判断是否满足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
若同时满足带有有效宽度的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则判断所述机翼整体翼梁初始参数设计合理;
若满足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不满足带有有效宽度的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则放弃设计;
若满足带有有效宽度的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不满足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则根据惯性矩等效公式以及所述步骤1中的机翼整体翼梁腹板厚度初始参数进行计算,从而获得新的梁腹板厚度参数,将新的梁腹板厚度参数作为所述步骤1中的机翼整体翼梁初始参数;
若同时不满足带有有效宽度的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则放弃设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机翼整体翼梁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
Iu为支柱本身的惯性矩,不包括腹板在内;
he为上缘条与下缘条形心间的距离;
ks为腹板的边界支持系数;
d为支柱间距;
t为梁腹板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计机翼整体翼梁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具体为:
判断梁腹板厚度参数是否超过4毫米,若否,则需满足如下公式:
Au≥0.3dt,其中,
Au为支柱的剖面面积;
d为支柱间距;
t为梁腹板厚度;
若判断为是,则采用如下公式:
tu≥0.6t;其中,
t为梁腹板厚度;
tu为支柱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计机翼整体翼梁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最小惯性矩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
Iu’为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本身的惯性矩,不包括腹板在内;
he为上缘条与下缘条形心间的距离;
ks为腹板的边界支持系数;
d’为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间距;
t为梁腹板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计机翼整体翼梁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有效宽度的最小剖面积计算公式具体为:
判断梁腹板厚度参数是否超过4毫米,若否,则采用如下公式:
Au’≥0.3d’t;其中,
Au’为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的剖面面积;
d’为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间距;
t为梁腹板厚度;
若判断为是,则采用如下公式:
tu’≥0.6t;其中,
tu’为带有有效宽度的支柱的厚度;
t为梁腹板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62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上行多址接入的配置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