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低噪声正向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5388.1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2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捷;肖新标;高阳;金学松;蒋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李蕊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噪声 正向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低噪声正向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轨道车辆的整车噪声设计目标;S2、根据整车噪声设计目标对轨道车辆各部件的声学指标进行分解;S3、根据分解的声学指标进行声学仿真;S4、对轨道车辆的各个部件进行声学试验,并通过对比声学仿真结果得到轨道车辆各个部件的优选参数;S5、根据轨道车辆各个部件的优选参数,进行整车噪声仿真分析;S6、根据整车噪声仿真分析结果,更新轨道车辆部件的声学指标,实现轨道车辆低噪声的正向设计。本发明实现噪声问题在轨道车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可设计性、以及最终噪声结果的可预知性,避免了噪声问题的逆向处理,提高减振降噪效果,并且节约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低噪声正向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近期,国内媒体在介绍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频繁出现一个关键词——“高铁外交”。但是,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高速列车的噪声问题越发突出,并将成为制约高速铁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亟须发展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低噪声正向设计方法。
针对高速列车的噪声问题,现有的方案多为后期治理。即在高速列车设计制造时,并未系统考虑声学设计,而是在制造完成之后、甚至上线运营之后才发现噪声问题,再组织人力、物力去测试分析,做一些减振降噪工作。这其中存在两点关键问题:第一,在高速列车设计制造时,没有根据噪声目标进行相应的声学设计,例如车体结构的声学优化,以及吸声、隔声、阻尼材料的选用,这会使得生产制造出来的高速列车在噪声性能方面变得“不可预知”;第二,在制造完成之后、甚至上线运营之后再开展减振降噪工作,一方面由于车体结构已经很难改动,制约减振降噪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必然会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因此,根据高速列车的噪声要求,对车体进行低噪声正向设计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低噪声正向设计方法解决了轨道车辆后期难以进行减振降噪工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轨道车辆低噪声正向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轨道车辆的整车噪声设计目标;
S2、根据整车噪声设计目标对轨道车辆各部件的声学指标进行分解;
S3、根据分解的声学指标进行声学仿真;
S4、对轨道车辆的各个部件进行声学试验,并通过对比声学仿真结果得到轨道车辆各个部件的优选参数;
S5、根据轨道车辆各个部件的优选参数,进行整车噪声仿真分析;
S6、根据整车噪声仿真分析结果,更新轨道车辆部件的声学指标,实现轨道车辆低噪声的正向设计。
进一步地,在步骤S6之后还包括步骤:
S7、根据行业标准开展轨道车辆整车线路噪声试验,获取整车实际噪音;
S8、根据整车实际噪音对轨道车辆各部件的声学指标分解进行更新,并建立轨道车辆的噪声数据库及声学设计平台。
进一步地,实现步骤S1的方法为:
获取现有轨道车辆的噪声特性,对比噪声设计目标并确定噪声控制或放宽的量值、相应的噪声区域和频谱。
进一步地,实现步骤S2的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5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