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耦合螺旋滤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1879.9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6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螺旋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螺旋滤波器有关。
背景技术
螺旋滤波器的特点是属于频率低,腔体体积小,损耗较小,承受功率容量大的一类,所以在通信系统里低频率段的环境中应用较为常见。现有的螺旋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端口之间,腔体的底板与若干螺旋线连接,螺旋线之间有隔板,相邻螺旋线有感性耦合(隔板固定在盖板上)和容性耦合(隔板固定在底板上)两种,螺旋滤波器的单一耦合形式本身是属于弱耦合,只能实现于窄带的螺旋滤波器,已有螺旋滤波器都是相对带宽比较窄,并且体积大。现有的一些常规螺旋滤波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工作频率的相对带宽窄,损耗大,功率容量小。
2. 耦合方式单一,要么只有容性耦合(耦合方式是在螺旋线的开路端),要么只有感性耦合(耦合方式是在螺旋线的短路端),这两种耦合方式的滤波器带宽窄且选择性差。
3.体积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带宽较宽的强耦合螺旋滤波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强耦合螺旋滤波器,腔体2的左端的输入端口1经端口耦合线3与第1螺旋线4连接,腔体2的右端的输出端口5经端口耦合线3与第2螺旋线6连接,在第1、2端口之间的腔体2的底板与若干第1螺旋线4连接,腔体2的盖板与若干第2螺旋线6连接,第1、2螺旋线的轴线位于含腔体2的长轴的同一垂直面上并且等距相间分布在该垂直面上。
本发明的强耦合螺旋滤波器,通过多次的试验已证明相对带宽比以往常规螺旋滤波器的宽了很多。本发明装配,调试时也很简单。能使产品的体积大大减小,在整机上面让出了更多的空间并且重量与成本都大减小许多。即使体积减小了但其它的电性能指标没变,在使用的过程中指标稳定可靠。通带的频率范围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螺旋线的长度调节频率的高低,螺旋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越高。耦合的强弱是螺旋线之间的距离来调整。螺旋线之间相离得越近耦合越强,带宽就越宽。反之,耦合弱,带宽就越窄。螺旋线的数量越多的滤波器选择性就越好。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增强螺旋滤波器的耦合,加宽工作频率的相对带宽,降低损耗,提高功率容量。
2.传输线中的波长正比于相速,因此相速的降低等效于波长的缩短,所以采用同轴螺旋绕线内导体的1/4波长短路作谐振器,这种强耦合方式的滤波器,体积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也随之下降。
3.采用混合的耦合方式,提高带外选择性的参数。
附图说明
图1容性耦合示意图。
图2 感性耦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混合耦合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等效原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所示,强耦合螺旋滤波器的腔体2的左端的输入端口1经端口耦合线3与第1螺旋线4连接,腔体2的右端的输出端口5经端口耦合线3与第2螺旋线6连接,在第1、2端口之间的腔体2的底板与若干第1螺旋线4连接,腔体2的盖板与若干第2螺旋线6连接,第1、2螺旋线的轴线位于含腔体2的长轴的同一垂直面上并且等距相间分布在该垂直面上。
强耦合螺旋滤波器,突破了以前常归的那种单一耦合形式,本发明使用的是强耦合滤波器是通过容性耦合与电感耦合混合而成。等效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Port1和Port2分别是电路的输入与输出,电容C1、C3、C5、C7是等效果电路中的容性耦合,其主要功能是将两螺旋线之间的能量进行耦合; L1、L3、L5、L7是等效果电路中的感性耦合,他与与电容C1、C3、C5、C7串联就是混合耦合,电感值越大耦合越弱,电容值越大耦合越强,电感值越小耦合越强,电容值越小耦合越弱,其主要功能是将两螺旋线之间的能量进行耦合。
C2、C4、C6是等效果电路中的谐振频率的电容;L2、L4、L6是等效果电路中的谐振频率的电感,与其C2、C4、C6并联一起产生谐振频率,频率的高低就取决于他们值的大小,电感值越大频率越低,电容值越大频率越低,电感值越小频率越高,电容值越小频率越高。 这种混合耦合的方式相比常规单一的那种耦合要强得多,可以实现相对带宽较宽,低损耗、高抑制的宽带滤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18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