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识别精度的智能型非接触式掌纹识别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1012.3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齐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识别 精度 智能型 接触 掌纹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识别精度的智能型非接触式掌纹识别设备,包括主体、中控台和识别台,还包括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收纳室和设置在收纳室内的收放组件和限位组件,该提高识别精度的智能型非接触式掌纹识别设备,当人们在进行掌纹识别时,通过固定机构对手腕处进行较好的固定,避免手部出现转动、平移等运动,进而避免影响识别的效果,从而提高识别的精度,相比于其他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能够在不进行掌纹识别时收纳起来,节约空间且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识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识别精度的智能型非接触式掌纹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掌纹识别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较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掌纹是指手指末端到手腕部分的手掌图像。其中很多特征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识别:如主线、皱纹、细小的纹理、脊末梢、分叉点等。掌纹识别也是一种非侵犯性的识别方法,用户比较容易接受,对采集设备要求不高。掌纹识别设备则是专门用于进行掌纹识别的一种机器。
掌纹识别设备中,一部分是采用非接触式的方式进行识别的,这种方式难以对手部进行很好的固定,人们在进行掌纹识别时,若手部出现转动、平移等运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识别的效果,从而降低识别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识别精度的智能型非接触式掌纹识别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识别精度的智能型非接触式掌纹识别设备,包括主体、中控台和识别台,所述中控台和识别台设置在主体的同一侧,所述中控台位于识别台的上方,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识别台的下方;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调节组件上,所述调节组件与固定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板、第一电机、第一驱动杆、连杆和摆动杆,所述支板竖向设置在识别台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水平设置在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板垂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驱动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摆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摆动杆的另一端,所述支板的一侧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支板垂直,所述支撑轴位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一侧,所述摆动杆的中部通过支撑轴与支板铰接;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收纳室和设置在收纳室内的收放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收放组件的上方,所述收放组件与限位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收放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驱动杆、连接杆、升降杆和导向组件,所述连接杆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着连接杆的侧面水平延伸,所述第二驱动杆的顶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杆垂直,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底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导向组件有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滑动块,两个滑动块分别位于两个导向组件内,两个滑动块分别与两个导向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驱动杆驱动连接杆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倾斜设置在连接杆的上方;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块和设置在支撑块一侧的第三电机、圆柱齿轮、齿条、限位杆和限位环,所述第三电机与圆柱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条水平设置,所述支撑块上水平设有滑槽,所述齿条通过滑槽与支撑块滑动连接,所述齿条有两个,所述圆柱齿轮位于两个齿条之间,所述圆柱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啮合,所述限位杆与齿条垂直连接,所述限位杆有两个,两个限位杆分别与两个齿条固定连接,两个齿条均位于两个限位杆之间,所述限位环为半圆环形,所述限位环所在的平面与限位杆平行,所述限位环有两个,两个限位环分别与两个限位杆固定连接,两个限位环均位于两个限位杆之间,两个限位环的内圈正对设置,所述支撑块设置在升降杆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1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