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及其超程弹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9617.3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虎;杨潇芸;王新杰;刘晓焱;王焕;邵山;吴林;陈波;李爽;肖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高通用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及其 弹性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及其超程弹性装置,解决由于超程弹簧易发生塑性变形而导致弹跳性能较差的问题。超程弹性装置包括缸体,缸体的内腔中设有活塞,所述缸体和活塞的相背的一端设有分别用于与拐臂和绝缘拉杆对应相连的连接结构,活塞的活塞杆上设有隔板,隔板两侧形成两个油腔,所述隔板和/或缸体上设有连通两个油腔的阻尼通道,活塞的无杆侧与缸体之间压紧有碟簧。本发明的超程弹性装置通过碟簧和液压油的双重缓冲作用对动触头的反弹作用力进行吸收,缩短了动触头的弹跳时间,减小了动触头的弹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及其超程弹性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的真空断路器中均设有超程弹簧,超程弹簧能够在动静触头接触后继续向动触头施加作用力,使动触头具有较大的触头压力,减小动静触头合闸时的弹跳,同时超程弹簧能够吸收动触头受到的静触头的反向作用力,进一步减小弹跳的时间。
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8月22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2394799U的一篇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固封式真空断路器,该真空断路器包括弹簧操作机构、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上连接有绝缘拉杆,弹簧操作机构上设有绝缘嵌杆(即绝缘拐臂),绝缘拐臂与操作机构相连,绝缘拉杆与绝缘拐臂之间设有触头弹簧(即超程弹簧)。现有技术中,一般直接用普通的弹簧作为超程弹簧来使用,该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由于尺寸的限制,同时普通弹簧单位变形量所产生的作用力较小,再加上需要的触头压力较大,因此需要弹簧的变形量较大,超程弹簧长时间工作易发生塑性变形,导致超程弹簧容易疲劳,寿命较短,且在发生塑性变形后,超程弹簧所能传递的触头压力变小,导致动触头弹跳变大。在动静触头接触后,操作机构继续移动使超程弹簧的移动量为一定值,为了能够到达一定的触头压力,需要给超程弹簧提供较大的初始压力,使超程弹簧自身具有一定的形变量。当超程弹簧自身的形变量较大时,超程弹簧自身更趋向于刚性结构,在动触头受到静触头的反方向作用力时,超程弹簧无法吸收该反向作用力,导致动触头弹跳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程弹性装置,以解决由于超程弹簧易发生塑性变形而导致弹跳性能较差的问题;还提供一种使用该超程弹性装置的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超程弹性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超程弹性装置的方案一:一种超程弹性装置,包括缸体,缸体的内腔中设有活塞,所述缸体和活塞的相背的一端设有分别用于与拐臂和绝缘拉杆对应相连的连接结构,活塞的活塞杆上设有隔板,隔板两侧形成两个油腔,所述隔板和/或缸体上设有连通两个油腔的阻尼通道,活塞的无杆侧与缸体之间压紧有碟簧。
超程弹性装置的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缸体包括形成所述内腔的外筒和内筒,所述隔板位于内筒中,内筒具有用于与活塞在活塞移动方向上顶压配合的顶压面。
超程弹性装置的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所述内筒螺纹旋装于外筒上。
超程弹性装置的方案四:在方案三的基础上,所述缸体上设有阻尼通道,缸体上的阻尼通道包括设于外筒内壁上的环槽以及设于内筒上的与环槽连通的两个内筒阻尼孔,两个内筒阻尼孔分设于隔板的两侧。
超程弹性装置的方案五:在方案四的基础上,所述隔板上设有阻尼通道,阻尼通道由隔板上的隔板阻尼孔构成。
超程弹性装置的方案六:在方案一到方案五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缸体上设有碟簧定位柱。
本发明断路器的技术方案是:
断路器的方案一:一种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的拐臂和绝缘拉杆,断路器还包括超程弹性装置,超程弹性装置包括缸体,缸体的内腔中设有活塞,所述缸体和活塞的相背的一端设有分别用于与拐臂和绝缘拉杆对应相连的连接结构,活塞的活塞杆上设有隔板,隔板两侧形成两个油腔,所述隔板和/或缸体上设有连通两个油腔的阻尼通道,活塞的无杆侧与缸体之间压紧有碟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高通用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河南平高通用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9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喷头
- 下一篇:纤维增强复合薄壁构件的高频气激及高速冲击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