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纳米粒子‑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6077.3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4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新立;刘闯;刘园园;金开;陈忠涛;殷亮亮;张伟杰;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6 | 分类号: | B01J31/0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8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粒子 石墨 三聚 海绵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的、迅速的制备可循环使用的金纳米粒子-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材料化学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纳米粒子因粒径小、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位点多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然而,由于表面能较高,其长期放置会造成粒子间的不可逆团聚;同时金纳米粒子表面的活性剂也会阻碍活性位点与反应物的接触。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降低了金颗粒在水相体系中的催化活性,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基底材料对其加以负载。石墨烯由于其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成为负载金纳米粒子的理想载体。利用两者的协同效应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电化学传感和气体传感等性能。高孔隙率高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可以非常稳定与金纳米粒子、石墨烯进行有效的复合,在反复用力揉搓下,金纳米粒子和石墨烯也很难从三聚氰胺海绵上脱落。利用三聚氰胺海绵丰富致密的空洞结构,使金纳米粒子与石墨烯的结合扩展到三维尺度,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电子传输通道,具备更加优异的电学性能和优异的催化传感性能。
直接将三聚氰胺海绵浸入一定体积比的氯金酸、氧化石墨烯混合液中进行反复的吸附,用绿色还原剂抗坏血酸一步还原氯金酸、氧化石墨烯,一步快速制备出高催化性可循环使用的金纳米粒子-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复合材料,步骤简单,绿色环保,周期短,成本低,催化性能高,循环稳定性能,可多次循环使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金纳米粒子-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直接将三聚氰胺海绵浸入一定体积比的氯金酸、氧化石墨烯混合液中进行反复的吸附,用绿色还原剂抗坏血酸一步还原氯金酸、氧化石墨烯,一步快速制备出可循环使用的金纳米粒子-石墨烯-三聚氰胺泡沫复合材料。实验步骤简单,绿色环保,周期短,成本低,催化性能高,循环稳定性能好,可多次循环使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金纳米粒子-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三聚氰胺海绵的清洗:将三聚氰胺海绵分别用丙酮、乙醇、去离子水清洗,以去除表面污染物,再用N2吹干;
b.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用强氧化剂将石墨粉末进行充分的氧化,将多余的氧化剂用双氧水去除,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
c.氯金酸、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的制备:分别配置氧化石墨烯溶液和氯金酸溶液并按照设定的混合比自组装;
d.氯金酸-氧化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将洗净的三聚氰胺海绵浸泡在氯金酸、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中,挤出多余的液体,然后放置于烘干台上烘干,此过程重复2-3次;
e.金纳米粒子-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复合材料:配制抗坏血酸溶液,将制备的氯金酸-氧化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浸入上述溶液中在高温下反应,取出样品洗净烘干,就得到可循环使用的金纳米粒子-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复合材料。
其中,
步骤b中,所述的强氧化剂是浓硫酸、浓磷酸和高锰酸钾,其中石墨、高锰酸钾的质量比为1:5-1:7,浓硫酸和浓磷酸的体积比为8:1-10:1。
步骤c中,配制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1-2mg/ml,配制的氯金酸溶液的浓度为0.01-0.02mg/ml。
步骤c中,所述设定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氯金酸溶液混合比为20:1-30:1,自组装时间为2-4h。
步骤d中,所述烘干台上烘干,烘干的温度为50-60℃。
步骤e中,所配置的抗坏血酸溶液,其浓度为0.003-0.006mg/ml。
步骤e中,所述的在高温下反应,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20-30min。
有益效果:该方法一步还氯金酸、氧化石墨烯,工艺简单,重复性能好,绿色环保,复合产物稳定,所制备的金纳米粒子和石墨烯片均匀分布在三聚氰胺海绵的骨架上,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由于金纳米粒子的高弹性和稳定性,石墨烯和三聚氰胺海绵的强稳健型,金纳米粒子-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复合材料具有高度的可重复使用性。可作为降解工业污染物的催化剂反复循环使用,也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电极材料,多次探测低浓度H2O2的存在,提高响应灵敏度、降低探测极限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金纳米粒子-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6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