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速降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4631.4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0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鲍广喜;卢桂馥;汪军;刘涛;修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B66B5/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落 装置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缓速降落装置,包括通道,以及沿着通道上下运动的活动体,所述通道包括上层活动区和下层缓降区,所述缓降区的内壁上挂有至少一个缓冲袋,所述缓冲袋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摆脱机械、电力等外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利用缓降通道中非牛顿流体所产生的阻力对物体重力的抵消作用,可达到自然降速。适用于一些对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在高层楼房的紧急逃生过程中充当安全逃生通道会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垂直缓降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垂直缓降控制技术领域,现有的方案多少采用电力、机械设施实现的垂直运输设备,如厢式电梯、建筑工程上的塔吊等。此类设备的运行大多依赖于电机、滑轮、钢索等,若运行过程中电机、滑轮、钢索等出现问题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轻则毁物重则伤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降落过程中速度不好控制的难题,根据非牛顿流体的自然特性,无需外加电气设备、机械绳索等设备,能保证实现安全可靠地缓速降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缓速降落装置,包括通道,以及沿着通道上下运动的活动体,所述通道包括上层活动区和下层缓降区,所述缓降区的内壁上挂有至少一个缓冲袋,所述缓冲袋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
所述缓速降落装置由至少两个通道竖直方向连接构成。
所述缓速降落装置最顶层的一个通道的底部设有缓冲池、缓冲沙坑或缓冲软垫。
所述活动体的底部固定有减速锥,所述减速锥为向下逐渐变小的锥形结构。
每个所述缓冲袋均为具有弹性的密封袋子,其内部填充有35%~85%的非牛顿流体。
每个所述通道内的缓冲袋设有3-8个,每个所述缓冲袋上设有悬挂板,所述悬挂板上设有挂钩,每个所述缓冲袋均通过挂钩悬挂在缓降区的同一高度位置。
一种电梯,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缓速降落装置,所述通道为电梯井,所述活动体为电梯厢。
所述电梯井底部设有采集非牛顿流体漏液情况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输出信号至电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液位传感器信号输出报警信号至报警单元。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摆脱机械、电力等外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利用缓降通道中非牛顿流体所产生的阻力对物体重力的抵消作用,可达到自然降速。适用于一些对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在高层楼房的紧急逃生过程中充当安全逃生通道会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缓速降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活动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缓冲袋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通道;2、活动区;3、缓降区;4、活动体;5、减速锥;6、缓冲袋;7、非牛顿流体;8、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通道1为圆筒形缓降管道,缓速降落装置由至少两个通道1竖直方向连接构成,即通道1上下多节串联组装而成,每个通道1根据要求设计管道的最大通行直径,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4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钢丝绳超速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气压式缓冲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