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4580.5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9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芳;张利军;孙可;徐晨博;孙轶恺;孙黎滢;戴攀;王坤;李圆;庄峥宇;茅逸斐;韩蓓;李国杰;汪可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混合 配电网 供电 恢复 方法 系统 | ||
1.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预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各类参数,在配电网系统中建立电网初始拓扑结构,并在运行时实时记录电网负荷情况;
2)收集故障信息,锁定失电区域;
3)建立供电恢复优化问题模型;
4)采用原始-对偶内点法求解步骤3)所述的供电恢复优化问题模型;
5)输出供电恢复结果以及控制决策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步骤:
11)初始化,录入配电网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数据库包含线路数据库、负荷数据库和节点属性库;
12)对交流侧电网,读取步骤11)所述的数据,通过改进邻接矩阵建立初始拓扑结构;
13)实时更新,收集配电网的负荷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的具体内容为:
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建模,为各节点编号并限制电压幅值所允许的范围,将连接各节点的各条线路的电气参数通过计算机输入线路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的具体内容为:
读取步骤11)所述的数据,将电网初始拓扑结构整合为改进邻接矩阵,该改进邻接矩阵的元素具体如下:
其中,vj、vk表示节点;i为线路(vj,vk)在线路数据库中的索引号;E(V)表示节点连接边的集合;线路(vj,vk)表示连接节点vj和vk的线路;
所述的改进邻接矩阵具有对称性,连通的线路在改进邻接矩阵中所对应的两个元素A[vj][vk]和A[vk][vj]均为i;而断开的线路对应的两个元素A[vj][vk]和A[vk][vj]均为-i;不存在线路的元素为0;当电网结构变化,如断开某个开关,需要将改进邻接矩阵的两个对应元素A[vj][vk]和A[vk][vj]由原先的正值置为负值;同样,如合上某个开关,则需要将改进邻接矩阵中的两个对应元素A[vj][vk]和A[vk][vj]由负值置为正值;
通过改进邻接矩阵获取交流侧电网的连通情况,在开关操作后迅速地修正该改进邻接矩阵,以更新电网的拓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步骤:
21)由于交流侧的电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远高于直流侧,默认故障发生在交流配电网;发生故障后,读入故障发生区段所在的位置;
22)根据步骤21)所得数据,通过遍历步骤12)所得的改进邻接矩阵确定失电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步骤:
31)确定供电恢复优化问题模型的优化变量;
32)根据步骤22)所得的失电区域,将该区域内失电负荷的恢复总量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函数;
33)建立交流配电网的各项约束方程;
34)对直流配电网建立约束方程;
35)对VSC换流器节点建立约束方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中,优化目标函数为:
其中,Ns表示失电区域内的节点集合;ci表示i号失电节点的恢复系数ci,i∈Ns,ci∈[0,1];PiLoad表示i号失电节点的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45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具有可旋转结构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