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尾气处理再利用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3779.6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6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丝绸之路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D1/053;F28F9/22;F26B21/00;F26B23/00;F26B23/10;F22D1/24;B01D47/12;B01D53/18;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8204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尾气 处理 再利用 装置 | ||
1.一种锅炉尾气处理再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烘干房(1),烘干房(1)两侧紧挨设置有空气加热装置(3)和水加热装置(2),空气加热装置(3)的进气端与锅炉排烟管道连接,其出气端与设在烘干房(1)内的烘房加热管道(4)连接,烘房加热管道(4)的另外一端与水加热装置(2)的进气端连接,水加热装置(2)的出气端经排烟管道与尾气处理装置(3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尾气处理再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3)包括有空气加热房体(5),空气加热房体(5)为一个密闭空间,其内部通过上、下两层的横向隔板(6)将其分隔为顶层(7)、中间层(8)和底层(9),顶层(7)又通过顶层竖向隔板(10)分隔为顶层左腔室(71)和顶层右腔室(72),中间层(8)设置有多根与顶层(7)和底层(9)导通的排气管(12),顶层右腔室(72)处设有与锅炉排烟管连接的进气口(13),顶层左腔室(71)处设有排气口(14),在中间层(8)的侧壁上设有空气进口(15)和空气出口(16),空气出口(16)与管道(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尾气处理再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8)通过中间层隔板(17)分隔为左右两个腔室,中间层隔板(17)下部设置有空气流通口(18),空气进口(15)和空气出口(16)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腔室上,其中空气进口(15)设置在中间层(8)的前侧壁的上方,空气出口(16)设置在中间层(8)的后侧壁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尾气处理再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口(16)处设有喇叭形集风罩(19),相邻排气管(12)之间的间距为10-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尾气处理再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加热装置(2)包括有壳体(20),壳体(20)内部通过上、下设置的两块水平隔板(21)将其分隔三个独立的区域,由上至下分别为上部进、排气区(22)、中部储水区(23)和底部空气流通区(24),上部进、排气区(22)通过顶部竖直隔板(32)分隔为左侧排气区(25)和右侧进气区(26),其中左侧排气区(25)处设有废气排放口(27),右侧进气区(26)设有废气进入口(28),中部储水区(23)内设置有多根连通上部进、排气区(22)和底部空气流通区(24)的通气管道(29),在中部储水区(23)中还设置有进水管道(30)和与锅炉连接的抽水泵(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尾气处理再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储水区(23)中设置有中部竖直隔板(33)将其分隔为两个腔室,中部竖直隔板(33)与上方的水平隔板(21)之间存在间距,进水管道(30)设在中部储水区(23)左侧腔室的下方,抽水泵(31)设在中部储水区(23)右侧腔室的上方,其安装位置低于中部竖直隔板(33)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锅炉尾气加热的烘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通气管道(29)之间的间距≤1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尾气处理再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尾气处理装置(34)包括有封闭的房体(35),房体(1)通过多道隔离墙分隔为4个相邻的区域,4个区域分别为右侧下方的烟气进入室(36),右侧上方的烟气流通室(38),左侧上方的烟气处理室(39)和左侧下方的烟气排出室(40),烟气进入室(2)顶部设有烟气进口(37),烟气排出室(40)顶部设有烟气出口(41),房体(35)的4个区域的底部相互连通形成储水区域(42),其中烟气进入室(36)和烟气流通室(38)之间通过第一隔离墙(43)分隔,烟气流通室(38)和烟气处理室(39)之间通过第二隔离墙(44)分隔,烟气处理室(39)和烟气排出室(40)之间通过第三隔离墙(45)分隔,烟气排出室(40)和烟气进入室(36)之间通过第四隔离墙(46)分隔,其中第一隔离墙(43)顶部封闭,底部与储水区域(42)的水面存在间距;第二隔离墙(44)顶部与房体(35)顶板存在间距,底部位于储水区域(42)水面之下;第三隔离墙(45)顶部封闭,底部与储水区域(42)的水面存在间距;第四隔离墙(46)顶部封闭,底部位于储水区域(42)水面之下;烟气处理室(39)中设有喷水管(47),房体(35)外部设有与储水区域(42)连通的废水处理池(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丝绸之路丝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丝绸之路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37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止热量散失的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