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度风冷式冷水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1639.5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秦泓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泓怡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压缩机 输出端 输入端 风冷式冷凝器 冷水机 风冷式冷水机 热气旁通阀 输出端连接 电磁阀 膨胀阀 水箱 干燥过滤器 出口连接 工作噪音 热电磁阀 水泵连接 依次连接 用户设备 制热管路 关状态 连通 消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风冷式冷水机,包括冷水机外壳、压缩机、风冷式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风冷式冷凝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风冷式冷凝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干燥过滤器、电磁阀及膨胀阀,所述膨胀阀的出口连接至蒸发器的输入端,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于压缩机的输入端,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热气旁通阀,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户设备及水箱,所述水箱和水泵连接。本发明在压缩机的输出端与蒸发器的输入端之间接入热气旁通阀来代替现有冷水机中制热管路中热电磁阀,从而减少一个电磁阀开和关状态,解决了冷水机的工作噪音大和消耗电能高等问题,提高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水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度风冷式冷水机。
背景技术
冷水机系统的运作是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电器自控系统。压缩机是整个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也是制冷剂压缩的动力之源。它的作用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将制冷剂压缩。冷水机制冷剂循环系统: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吸收水中的热量并开始蒸发,最终制冷剂与水之间形成一定的温度差,液态制冷剂亦完全蒸发变为气态后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压力和温度增加),气态制冷剂通过冷凝器(风冷/水冷)吸收热量,凝结成液体,通过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完成制冷剂循环过程。
但是,由于电磁阀频繁工作,在开启和关闭状态下使得水温的控制精度不够高,恒温不稳定,不持久,此外,还造成冷水机的工作噪音大和耗能高的问题等,为此,发明一种高精度风冷式冷水机,去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风冷式冷水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风冷式冷水机,包括冷水机外壳、压缩机、风冷式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风冷式冷凝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风冷式冷凝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干燥过滤器、电磁阀及膨胀阀,所述膨胀阀的出口连接至蒸发器的输入端,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于压缩机的输入端,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热气旁通阀,且热气旁通阀的出口与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户设备及水箱,所述水箱和水泵连接,且水泵和用户设备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水机外壳的一侧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冷水机外壳的下方固定有防滑支脚,且防滑支脚共设置有四个,所述四个防滑支脚固定在冷水机外壳的下方的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端与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且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和蒸发器连通,且水泵和水箱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在压缩机的输出端与蒸发器的输入端之间接入热气旁通阀来代替现有冷水机中制热管路中热电磁阀,从而减少一个电磁阀开和关状态,解决了冷水机的工作噪音大和消耗电能高等问题,提高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机、2热气旁通阀、3干燥过滤器、4风冷式冷凝器、5电磁阀、6气液分离器、7膨胀阀、8蒸发器、9水箱、10水泵、11用户设备、12冷水机外壳、13散热孔、14防滑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泓怡,未经秦泓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1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