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微量元素和高SOD含量小麦的种植方法及种植用肥料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90939.1 申请日: 2017-11-08
公开(公告)号: CN107711361A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陈献珍;陈紫炜;吕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 陈献珍
主分类号: A01G22/20 分类号: A01G22/20;A01C21/00;C05G3/00
代理公司: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代理人: 李庆波
地址: 3220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微量元素 sod 含量 小麦 种植 方法 肥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植物微量元素含量和提高植物SOD含量作物的肥料及施肥方法,尤其涉及协同增效提高小麦的微量元素含量和提高小麦的SOD含量的肥料及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微量元素锌、硼、铜、锰、钼、铁、镍等是作物必需营养元素。虽然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们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与氮磷钾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当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时,作物生长发育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微量元素协作网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花生、大豆、柑桔、番茄等作物上的研究表明:在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上,施用相应的微量元素肥料及其与氮、磷、钾、硅、镁等配合,可使作物增产平均在10%~15%左右,提高化肥利用率3~5个百分点;在严重缺乏的土壤上甚至可使作物产量成倍增长。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氮磷钾肥料大量施用,作物高产品种广泛使用,农业集约化与设施栽培高速发展,作物对微量元素需求表现出骤增趋势,微量营养失调已成为作物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实施平衡施肥,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受到多种病害虫的影响,产量减少,品质降低。作物营养不良,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微量营养元素缺乏,作物病虫害危害程度加剧。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不仅可提高作物产量,可有效增强作物对病虫害抵抗能力。研究发现氨基酸螯合类铜盐、锌盐、镍盐或铁盐,既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又对某些作物的病虫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对蔬菜瓜类的枯萎病(炭疽病)、水果的腐烂病、棉花的立枯病和炭疽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微量元素的合理应用已成了现代化农业集约生产的重要标志。

现有市场上,微量元素肥料大多是造粒后使用。但是,与氮肥、磷肥、钾肥等大量元素肥料不同,微量元素肥料用量少,造粒后使用,难以做到均匀施肥:微量元素肥料的适量范围一般比较狭窄,近距离接触到易溶性微肥颗粒的植株,会发生中毒现象;远距离植株无法接触易溶性微肥颗粒,加上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因而几乎不可能在当季吸收到施入土壤的微量元素;只有少数距离适宜的植株,才能吸收适量的微量元素。枸溶性微量元素肥料同样难以均匀施肥。

自由基(也称游离基)与绝大部分疾病以及人体的衰老有关,就是当机体进行代谢时,能夺去氧的一个电子,这样这个氧原子就变成自由基。它很不稳定,要在身体组织细胞的分子中再夺取电子来使自己配对,当细胞分子丢去一个电子后,它也变成自由基,又要去抢夺细胞膜或细胞核分子中的电子,这样又会产生新的自由基,如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氢自由基和甲基自由基,等等。由于自由基非常活泼,化学反应性极强,参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能引起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过氧化,破坏了膜的结构和功能。它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和交联,使体内的许多酶及激素失去生物活性,机体的免疫能力、神经反射能力、运动能力等系统活力降低,同时还能破坏核酸结构和导致整个机体代谢失常等,最终使机体发生病变。因此,自由基作为人体垃圾,能够促使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机体的衰老。

超氧物歧化酶(简称SOD)是一种新型酶制剂。它在生物界的分布极广,几乎从动物到植物,甚至从人到单细胞生物,都有它的存在。SOD被视为生命科技中最具神奇魔力的酶、人体内的垃圾清道夫。SOD是氧自由基的自然天敌,是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头号杀手,是生命健康之本。SOD在生物体内的水平高低意味着衰老与死亡的直观指标;现已证实,由氧自由基引发的疾病多达60多种。它可对抗与阻断因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并及时修复受损细胞,复原因自由基造成的对细胞伤害。由于现代生活压力,环境污染,各种辐射和超量运动都会造成氧自由基大量形成;因此,生物抗氧化机制中SOD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经实验证明,SOD能够清除自由基,反应过程为,作为有害物质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在SOD的作用下和氢离子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会与O2在铁螯合物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对人体非常有害的OH,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清除生成的过氧化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献珍,未经陈献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0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