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拉套成型工艺及其拉套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9849.0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5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兆峰;杨红军;马向方;田正波;蔡传兵;章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9/00 | 分类号: | H01B19/00 |
代理公司: | 42218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静月<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4105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套 工装 芯棒 成型工艺 内套 特高压复合绝缘子 传送带 转接 伞裙 电机 特高压绝缘子 穿过 电机传送带 中空结构 工艺流程 锁紧芯 芯棒套 原有的 端头 螺纹 锁住 脱出 下端 转动 配合 力量 | ||
1.一种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拉套工艺所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2)、内套(3)、转接接头(6);外套(2)一端有用于与转接接头(6)连接的径向通孔(1),另一端为中空结构且端头部位的内径ΦA小于外套(2)中空底部内径ΦB;内套(3)的一端为圆台形,另一端开有二个以上通槽,形成二个以上簧瓣(4)组成膨胀结构,簧瓣(4)上端为固定端,下端为自由端,簧瓣(4)的下端收缩后最终形状是圆台体,簧瓣(4)的下端收缩后的外径小于外套(2)的端头部位内径ΦA,簧瓣(4)的下端膨胀后外径大于外套(2)中空底部内径ΦB;所述内套(3)圆台形端部内径ΦC大于簧瓣的下端收缩后的内径ΦD;内套(3)簧瓣的下端插入外套(2)的中空结构中;
转接接头(6)的一端有螺杆,转接接头(6)的另一端为圆饼状结构,圆饼状结构与螺杆之间有连接杆;外套(2)的端头开有与径向通孔(1)相通的开口槽;径向通孔(1)直径大于转接接头(6)的圆饼状结构直径,外套(2)的开口槽高度和宽度大于转接接头(6)的圆饼状结构厚度和连接杆直径且小于圆饼状结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拉套工艺所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2)端头部位的壁厚大于其中空底部的壁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拉套工艺所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3)的簧瓣下端壁厚大于簧瓣上端壁厚;所述内套(3)的内径大于待加工芯棒的外径0.1mm-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拉套工艺所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3)圆台形端部有一突起的环形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拉套工艺所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3)圆台形端部内径大于或等于待加工芯棒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拉套工艺所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3)簧瓣的下端收缩后的内径小于待加工芯棒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拉套工艺所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3)圆台形端部内径ΦC与簧瓣的下端收缩后的内径ΦD之比为1:0.9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拉套工艺所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外套(2)、内套(3)的材料为12CrMov金属材料,需要进行调制处理或淬火处理,硬度为HRC48~HRC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拉套工艺所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内套(3)上的通槽的宽度为3mm-5mm。
10.一种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拉套工艺,其特征在于:内套(3)簧瓣的下端插入外套(2)的中空结构中,后再将芯棒套入内套(3)中,内套(3)与外套(2)配合锁紧芯棒;外套(2)前端的径向通孔中安装转接接头(6),转接接头(6)的螺杆转接电机相应接头,当电机的传送带转动时带动拉套工装,使得拉套工装锁住芯棒,从而带动芯棒穿过伞裙完成套装工艺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98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吨位多通道式光纤复合绝缘子
- 下一篇:一种空心复合绝缘子烘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