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牌识别的立体车库车位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9243.7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4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金建华;蒋晓明;谭得浩;司徒达诚;骆敏;李军林;王文皓;宋世杰;杨兴;陈薇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通汎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园区 停车 车牌识别 车位数据 立体车库 停车场地 车位 上传 车位状态 管理成本 初始化 收益 准确率 运维 管理 停车场 开发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牌识别的立体车库车位定位方法,包括初始化车位数据、上传车位数据、判断上传的车位状态等工序,提升了车牌识别的速度和准确率,提升了停车场容量和收益,提升停车园区或停车场地的运维、后勤、保障管理科技含量,可以为停车园区或场地的管理者提供诸多的便捷,也为停车园区或场地的开发者节省了更多的成本,并且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停车园区或场地的收益;降低停车园区或停车场地的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改善用户停车体验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车牌识别的立体车库车位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有多种车牌识别技术,达到车牌识别的目的,但是在车牌识别的速度和车牌识别的准确率上各有优缺点,而本技术是一项利用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进行牌照号码、牌照颜色自动识别的模式识别技术。其硬件基础一般包括触发设备、摄像设备、照明设备、图像采集设备、识别车牌号码的处理机等,其软件核心包括车牌定位算法、车牌字符分割算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算法等。某些车牌识别系统还具有通过视频图像判断是否有车的功能称之为视频车辆检测。一个完整的车牌识别系统应包括车辆检测、图像采集、车牌识别等三部分。当车辆检测部分检测到车辆到达时触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的视频图像。车牌识别单元对图像进行处理,定位出牌照位置,再将牌照中的字符分割出来进行识别,然后组成牌照号码输出,再者结合立体车库的移动规则,得出一套基于车牌识别的立体车库车位定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管理人员工作强度,还能够大幅度提高车牌处理速度和效率,并且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硬件上的花费成本。但目前现有的相关技术还均为在该领域取得相对较大的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牌识别的立体车库车位定位方法,提升停车园区或停车场地的运维、后勤、保障管理科技含量,降低停车园区或停车场地的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改善用户停车体验以及管理人员的方便快捷的管理体验,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车牌识别的立体车库车位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化车位数据,判断当前视频监控车位号;
S2:通过摄像机设备上传车位数据;
S3:判断上传车位状态,分为车位未使用和车位使用中;
S4:基于S3车位未使用,则完成车库车位定位过程;
S5:基于S3车位使用中进一步通过摄像机识别相关车牌数据,分为空车位车牌、实际车牌和未识别车牌;
S6:基于S5获得的空车位车牌进行车位释放完成车库车位定位过程;
S7:基于S5获得的实际车牌和未识别车牌继续监控车位状态,分为车位已使用已停放车辆和车位未使用新停放车辆;
S8:基于S7获得的车位未使用新停放车辆进一步更新监控车位状态,若车位全部被使用显示为红色,否则显示为绿色,完成车库车位定位过程;
S9:基于S7获得的车位已使用已停放车辆进一步监控车位车牌是否为无牌车状态;
S10:基于S9获得的车位车牌不是无牌车状态则完成车库车位定位过程;若车位车牌为无牌车状态则更新监控车位状态,返回步骤S8完成车库车位定位过程。
优选的,所述方法基于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进行牌照号码、牌照颜色自动识别的模式识别技术,其硬件基础包括触发设备(监测车辆是否进入视野)、摄像设备、照明设备、图像采集设备、识别车牌号码的处理机(如计算机),其软件核心包括车牌定位算法、车牌字符分割算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算法。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摄像设备检测到车辆到达时触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的视频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通汎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通汎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9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