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祛痘美白保湿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8940.0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5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王志强;赵一鸣;袁梦霞;刘晓琳;杨玉波;王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慧宝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794;A61K8/88;A61K8/64;A61Q17/00;A61Q19/00;A61Q19/02;A61K36/90;A61K36/896;A61P1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红 |
地址: | 45247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祛痘美白 保湿 功效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祛痘美白保湿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有效成分组成:中药提取物15~35份、聚谷氨酸0.05~1份、蚕丝肽5~15份。本发明在中药提取物中同时添加使用聚谷氨酸和蚕丝肽,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使得该组合物作用护肤品使用时,具有长效保湿功效,能够延长中药成分的作用时间,促进皮肤对中药成分的吸收利用,提升中药成分对皮肤杀菌、消炎、祛痘、美白的作用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祛痘美白保湿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春痘又叫痤疮、粉刺,是一种多发生在头部,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部位的皮肤病。其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脓疱等症状。
市面上祛痘的产品多含有抗生素类和激素类物质不适合长期使用,安全系数差。此外,现有开发的一些中药成份祛痘化妆品,功效单一,治疗期长,稳定性差。干燥的天气很容易造成涂抹于皮肤表面的药用成份流失挥发,另外痤疮容易形成色素沉着,严重影响患者美观,给年轻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因而,提供一种能美白保湿、延长药物成份在面部作用时间、促进皮肤对药物及营养因子吸收中药化妆品,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祛痘美白保湿功效的组合物,具有显著的保湿、祛痘、美白功效,促进皮肤对药物成分的吸收,药物成分作用时间长。
同时,本发明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痘美白保湿功效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祛痘美白保湿功效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有效成分组成:中药提取物15~35份、聚谷氨酸0.05~1份、蚕丝肽5~15份。
优选的,上述具有祛痘美白保湿功效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有效成分组成:中药提取物30份、聚谷氨酸0.5份、蚕丝肽10份。
可选的,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地黄15~30份、土茯苓15~30份、金银花2~5份、三白草5~15份、红景天5~10份、甘草2~5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地黄25份、土茯苓25份、金银花2份、三白草10份、红景天5份、甘草2份。
可选的,所述组合物为护肤品,还包括水作为基质成分,水的重量份数用量为60~80份。
可选的,所述水的重量份数用量为70份。
上述具有祛痘美白保湿功效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制备中药提取物:取各中药原料粉碎后采用水或乙醇提取,收集提取液,过滤,浓缩,即得所述的中药提取物;
(2)原料混合:取聚谷氨酸、蚕丝肽和步骤(1)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即完成。
可选的,步骤(1)中制备中药提取物的具体方式为:取各中药原料粉碎后,混合,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5小时,每次煎煮加水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10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后,收集上清液,一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然后再加入乙醇至醇浓度为70%,静置6~8小时,过滤,收集上清液,二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即得中药提取物。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一次浓缩的具体方式为在60~65℃温度下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步骤(1)中二次浓缩的具体方式为在55~60℃温度下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
各原料的主要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慧宝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慧宝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8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