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智能睡眠舱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8050.X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1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道一空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5D27/02;A61H15/00;A61H7/00;A61G10/00;A61B5/0205;A61B5/00;A61N5/06;A61N1/44;G10L1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睡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健康环保睡眠舱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睡眠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腰酸背痛、失眠多梦、体乏无力等亚健康的状态无不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同时,近几年,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室外PM2.5颗粒、化学污染、室内装修材料导致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超标,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中缺乏大量洁净空气,人们吸入氧气含量严重不足,对于现如今生活节奏过快的人们来说,更加重了亚健康的状态。因此,人们对于健康环保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
保健睡眠舱设备成为人们缓解压力、提高保健效果、保证睡眠质量的重要需求之一,但市面上出售的保健睡眠舱,无法向舱内提供负离子,缺少按摩功能及智能化操控,由于小型化的设计,安全隐患较多、舱内外沟通较差以及舱内压力、温度不易控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单人使用、具有按摩功能,可以提供负离子,可与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实现无线同步互联、数据上传分享的新型智能睡眠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案为:一种新型智能睡眠舱,包括底座1,制氧模块2,,睡眠垫3,舱门4,金针负离子发生器模块5,舱体6,弥散供氧端7,排气口8,压力传感器9,氧气检测传感器10,手动开舱装置11,智能控制模块12,控制面板13,睡眠枕14,管道15;舱体6,包括睡眠垫3、舱门4、金针负离子发生器5、弥散供氧端7,排气口8,压力传感器9,氧气检测传感器10,手动开舱装置11,控制面板13,睡眠枕14。舱体6为立方体,能供一人躺卧,舱体6内舱上安装有弥散供氧端,进行氧气释放;舱体设有舱门4,舱门4设置为透明有机材料;舱门4上装有手动开舱装置11,通过手动开舱装置11可以强行打开舱门,确保使用者使用安全。
本装置的睡眠舱底座1,与舱体6相连接、制氧模块2相连接,所述制氧模块2由分子筛吸附塔和氮气反冲洗装置共同组成,睡眠舱内的氧气含量通过控制面板13来设定,设定完毕后由制氧模块2制备纯净氧气,由管道15,通过舱体6内的弥散供氧端7,将纯净氧气提供向睡眠舱,达到设定氧气浓度便停止供氧,氧气检测传感器10与制氧模块2相连接,当氧气检测传感器10监测到氧气未达到设定含量时,制氧模块2将持续制备氧气向睡眠舱内提供,直至达到设定含量。
本装置的排气口8在舱体上部,与室外相通,与压力传感器9相连接,排气口每两分钟将自动进行一次排气,当压力传感器9监测到舱内压力大于1kg/cm2时,排气口也会打开,进行排气。
本装置的睡眠垫3,位于舱体6内底部,主要由控制器、按摩模块和身体监测传感器组成,睡眠垫固定在舱体6内底部,自动适应人体曲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及静态按摩效果,睡眠垫上安装有按摩球,身体监测传感器实时对身体数据进行监测,采集数据有血压、吸氧量、心脏跳动、脉搏跳动等,睡眠垫3采用远红外线按摩,使用者根据自身状况通过控制器选择动态或静态按摩模式进行身体按摩。
本装置的金针负离子发生器5安装在舱体顶部,金针负离子发生器5安装有负离子金针,金针负离子发生器5运用静电负高压发射原理,将低电压通过升压电路升至直流负高压,利用负离子金针尖端直流高压产生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而电子并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形成负氧离子;负离子金针为钢材料,外层涂抹金粉,防止金针与氧接触,减缓氧化,缓解金针过速衰老。
舱门4为智能控制感应门,安装有手动开舱装置11,与控制模块12、手机APP、智能手环相连接,由控制模块12进行控制,可实现语音控制。舱门4可以通过智能手环提供的人体数据,实现舱门的自动开启,当人心跳超过某一数值后,舱门自动开启,发出警报提醒,当突发停电的情况,睡眠舱自动转换备用电源,开启舱门,也可通过手动开舱装置11,强行打开舱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道一空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道一空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80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