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醛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7544.6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4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安丽花;金彦任;赵婷;齐嘉豪;郭军军;裴佩;王德周;武越;孙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2 | 分类号: | B01D53/72;B01D53/86;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0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醛 净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护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甲醛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污染物,具有来源广、毒性大、污染时间长等特点。甲醛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易溶于水、醇、醚等有机溶剂。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为厨房燃料燃烧及烹饪、吸烟、房屋装饰装修等,其潜伏期可达3~15年之久。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其浓度,在低浓度下刺激眼黏膜,浓度稍高时刺激上呼吸道,引起咳嗽、胸闷、头痛和恶心,浓度更高时引起鼻炎、咽炎、肺气肿、肺癌,甚至死亡。目前己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由甲醛引发的室内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问题已日益成为公众瞩目的新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低浓度甲醛具有净化能力的甲醛净化材料,以煤质柱状活性炭为载体骨架材料,通过等量浸渍法,在其上添加一定量的氨基酸,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使制备的材料对低浓度甲醛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甲醛净化材料,以煤质柱状活性炭为载体骨架材料,采用等量浸渍法负载5%~15%(重量)的氨基酸。所述氨基酸为甘氨酸、组氨酸或者谷氨酸。
上述甲醛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按比重称取氨基酸,在常温下将称好的氨基酸搅拌溶解到去离子水中,用等量浸渍的方法将上述配置好的浸渍液均匀倒入活性炭载体上,并不断搅拌,待浸渍充分完全后,将混合料装入密封袋内,静置1~4h 后将混合料置于40~55℃的烘箱中烘干,即可。
与现有材料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甲醛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途径,采用对甲醛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作为骨架材料,添加与甲醛具有反应活性且对人体无害的氨基酸,使制备的材料对低浓度甲醛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2、本发明采用吸附法与化学法结合的方法,在活性炭上添加对甲醛具有催化活性以及对人体无害的氨基酸,使制备的材料对低浓度甲醛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且不造成二次污染。
3、目前市场上对甲醛净化主要是吸附法、等离子技术、光催化技术等,单一吸附法对甲醛的吸附效率低且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离子技术、光催化技术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较高,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即利用了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作用,又利用氨基酸与甲醛的反应活性,且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称取160g甘氨酸,逐渐加入1600mL去离子水中,在常温下充分搅拌溶解以获得浸渍液,将配置好的浸渍液倒入盛有2kg活性炭的器皿中,并不断搅拌,待浸渍充分完全后,将混合料装入密封袋内,静置2h 后将混合料置于50℃的烘箱中彻底烘干制得样品Ga-1。
实施例2
称取100g甘氨酸,逐渐加入1600mL去离子水中,在常温下充分搅拌溶解以获得浸渍液,将配置好的浸渍液倒入盛有2kg活性炭的器皿中,并不断搅拌,待浸渍充分完全后,将混合料装入密封袋内,静置1h 后将混合料置于45℃的烘箱中彻底烘干制得样品Ga-2。
实施例3
称取60g甘氨酸,逐渐加入1600mL去离子水中,在常温下充分搅拌溶解以获得浸渍液,将配置好的浸渍液倒入盛有2kg活性炭的器皿中,并不断搅拌,待浸渍充分完全后,将混合料装入密封袋内,静置3h 后将混合料置于55℃的烘箱中彻底烘干制得样品Ga-3。
按照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标准中对气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的实验方法,将以上样品装填空气净化器(对比样为同等量的煤质柱状活性炭)在30m3试验舱进行测试,使试验舱内保持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50±10%;初始浓度c0为1.0±0.2mg/m3。测试结果见下表:
本方法选用对人体无害的氨基酸作为添加剂,对甲醛有催化活性,且产物无毒无害,没有二次污染。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应用,这些改进和应用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7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除铅锌冶炼烟气氮氧化物的系统
- 下一篇:臭氧脱硝预喷淋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