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汽车空调器支架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7093.6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范希营;郭永环;曹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汽车 空调器 支架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注塑面包车等小型汽车的空调器支架的注塑模具,属于注塑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成型容易、可使形状复杂的部件加工简单化,同时塑料部件的弹性变形行为可以保护车辆和乘员,且塑料耐腐蚀性强、局部受损不会腐蚀,塑料还便于回收利用、具有很高的价格优势,正因为塑料具有上述优异的综合性能,塑料日渐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其在汽车上的应用正在从内外装饰件向车身覆盖件和功能结构件扩展。
面包车等小型汽车的车载空调器的旋钮、控制杆等控制部件通常通过空调器支架进行安装,目前小型汽车空调器支架大多采用塑料直接注塑成型,如图1至图6所示的小型汽车空调器支架塑件,为了稳固定位在车体上并有效固定支撑车载空调器的旋钮、控制杆等控制部件,该小型汽车空调器支架是薄壁、体积较小的紧凑结构,通常是塑件主体底板6为对称结构,塑件主体底板6上设有塑件支撑体Ⅰ7和塑件支撑体Ⅱ8,塑件支撑体Ⅰ7和塑件支撑体Ⅱ8尺寸相近但相互呈扭转90°设置,即塑件支撑体Ⅰ7和塑件支撑体Ⅱ8相对于塑件主体底板6是非左右对称结构,且塑件支撑体Ⅰ7和塑件支撑体Ⅱ8的立面的内侧和外侧包括横向设置的柱面、孔、筋、凸台、凹腔等结构和倾斜设置的斜面结构,且为保证整体的安装位置及强度,筋结构通常较多较密集,另外塑件主体底板6的左右两侧还设有用于将塑件主体底板6固定安装在车体上的、倾斜设置的塑件阶梯安装板9和设置在塑件阶梯安装板9上的倾斜安装孔,此类小型汽车空调器支架是整体结构比较复杂的塑件,密集结构不易脱模,加工难度较大。
此类小型汽车空调器支架塑件的塑件支撑体Ⅰ7和塑件支撑体Ⅱ8上的横向设置的柱面、孔、筋、凸台、凹腔等结构在模具设计时通常需要侧抽芯机构完成,但由于塑件支撑体Ⅰ7和塑件支撑体Ⅱ8之间是互相扭转90°的非对称结构,因此在支撑体外侧面设置侧抽芯机构较容易,而在塑件支撑体Ⅰ7的内侧面上设置侧抽芯机构(如图1、图2、图5所示的虚线箭头为塑件支撑体Ⅰ7内侧面的侧抽方向)由于在动模型芯内无法采用斜导柱侧抽机构、且塑件支撑体Ⅱ8具有位置干涉,因此在塑件支撑体Ⅰ7内侧面上受空间限制设置侧抽芯机构则非常困难;而且针对塑件主体底板6的左右两侧的倾斜设置的塑件阶梯安装板9和设置在塑件阶梯安装板9上的倾斜安装孔,由于其是非垂直于塑件主体底板6的结构,若直接通过分型面分型实现脱模则会损伤塑件阶梯安装板9和塑件阶梯安装板9上的倾斜安装孔,因此还需设置斜抽芯机构,但斜抽芯机构的抽芯方向与开模方向之间的夹角较小,因此受空间限制影响斜抽芯机构不易设置。因此现有的针对此类小型汽车空调器支架塑件的注塑模具通常采用一模单腔的结构以便于实现狭小空间的侧抽,但注塑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汽车空调器支架注塑模具,针对塑件主体底板的左右两侧具有倾斜设置的塑件阶梯安装板和倾斜安装孔、且塑件主体底板上具有互相扭转90°的非对称结构塑件支撑体的小型汽车空调器支架塑件在采用一模两腔布局的基础上能够对倾斜设置的塑件阶梯安装板和倾斜安装孔实现稳固斜抽、对塑件支撑体Ⅰ内侧面实现稳固侧抽,进而实现在保证塑件精度的前提下实现提高注塑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小型汽车空调器支架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侧向抽芯装置和斜向抽芯装置;
所述的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座板、定模支撑板Ⅰ、定模支撑板Ⅱ、定模板和型腔,定模支撑板Ⅰ、定模支撑板Ⅱ和定模板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在定模座板的下方,定模座板与定模支撑板Ⅰ固定连接,定模支撑板Ⅱ与定模板固定连接成为一体结构的整体定模组件;
定模座板上平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定位圈和固定安装在定位圈内的浇口套,浇口套向下延伸贯穿定模座板和定模支撑板Ⅰ;
定模支撑板Ⅰ上设有限距拉杆,限距拉杆垂直于定模支撑板Ⅰ设置,且限距拉杆的上端与定模支撑板Ⅰ固定安装连接、下端向下延伸贯穿定模支撑板Ⅱ和定模板并伸出至定模板下平面的下方,限距拉杆的下端设有尺寸大于杆体的限位凸台;
整体定模组件上设有垂直上下贯穿定模支撑板Ⅱ和定模板的导套,导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定模支撑板Ⅱ的上表面和定模板的下表面平齐;整体定模组件上对应限距拉杆的位置还设有底端顶靠在定模支撑板Ⅱ或定模板上的顶出弹簧;
定模支撑板Ⅰ的下表面或定模支撑板Ⅱ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主浇道和分流浇道,主浇道和分流浇道与浇口套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7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衰老的保健品或药品
- 下一篇: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