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感器用硅钢软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6290.6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0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博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6/04 | 分类号: | C21D6/04;C22C1/10;C22C30/00;C22C32/00;C22C33/04;C22C38/02;C22C38/34;C22C38/46;C22C38/48;C22C38/52;C22F1/00;H01F1/147;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82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磁体 电感 硅钢 电感器 制备 不易退磁 工作需求 密度均匀 氧化铁 耐力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感器用硅钢软磁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软磁体是由铁、氧化铁、铌、钽、镍、铬、钴、钒和硅制成。本发明具有密度均匀、整体性较高、形状便于调节、磁耐力较强的优点,可在电感器应用中满足电感器工作需求、磁性较强、不易退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器配件,特别是一种电感器用硅钢软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软磁材料,指的是当磁化发生在Hc不大于1000A/m,这样的材料称为软磁体。典型的软磁材料,可以用最小的外磁场实现最大的磁化强度。软磁材料(soft magneticmaterial)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磁性材料;软磁材料易于磁化,也易于退磁,广泛用于电工设备和电子设备中。应用最多的软磁材料是铁硅合金(硅钢片)以及各种软磁铁氧体等。
电感器的盛传制造过程中常需用到软磁体,目前电感器所用的软磁体通常是利用磁性粉末通过模具压制而成,需要超大吨位压机压制,形状难以调节,软磁体的密度不均称,不仅制作较为繁琐,而且软磁体整体性较差,难以满足电感器工作需求,通常表现磁性较差,磁耐力较弱,极易退磁,导致电感器无法工作,因此,开发一种具有较强磁耐力的和整体性较高的软磁体对电感器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用硅钢软磁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密度均匀、整体性较高、形状便于调节、磁耐力较强的优点,可在电感器应用中满足电感器工作需求、磁性较强、不易退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感器用硅钢软磁体,该合金软磁体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铁50~90份,氧化铁10~35份,铌1~15份,钽1~5份,镍25~45份,铬1~5份,钴1~15份,钒1~5份,硅1~5份。
前述的一种电感器用硅钢软磁体中,所述合金软磁体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铁60~80份,氧化铁15~25份,铌5~10份,钽2~4份,镍30~40份,铬2~4份,钴5~10份,钒2~4份,硅2~4份。
前述的一种电感器用硅钢软磁体中,所述合金软磁体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铁70份,氧化铁20份,铌8份,钽3份,镍35份,铬3份,钴7份,钒3份,硅3份。
前述的一种电感器用硅钢软磁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原料放入真空感应炉中熔炼,熔炼温度为1500~1600℃,得到硅钢合金;
B:将硅钢合金放入真空感应成型炉内的重熔管式坩埚中进行重熔,重熔温度为1500~1550℃,并通入压力为1.2~2个大气压的氮气;
C:当硅钢合金熔化后,重熔管式坩埚上部阀门打开,熔融硅钢合金在氮气压迫下,从坩埚底部的通孔喷向旋转的成型炉转轮轮缘,形成连续的合金带;
D:将合金带置于液氮中进行低温处理,处理温度为-196℃,保温20~30分钟;取出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2~3小时;
E:在200~250℃温度下,保温2~4小时,自然冷却至15~25℃,即得电感器用合金软磁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采用铁磁性材料铁、氧化铁和镍作为主体,保证制成的软磁体具有较强的磁性;通过添加铌钽和钒,改善软磁体磁化强度,进一步加软磁体磁性;通过添加铬、钴和硅提升合金稳定性,降低了材料的内应力,保证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使软磁体的整体性较高。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密度均匀、整体性较高、形状便于调节、磁耐力较强的优点,可在电感器应用中满足电感器工作需求、磁性较强、不易退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电感器用硅钢软磁体,该合金软磁体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铁50份,氧化铁10份,铌1份,钽1份,镍25份,铬1份,钴1份,钒1份,硅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博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博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6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