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协作沟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6038.5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8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彭朝霞;王甲纲;袁婧;高然;郭润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协作 沟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协作沟通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企业使用的传统邮件,是基于邮件服务器,工作使用中用于各个工作场景,但是由于邮件服务一旦用户没有及时收到相应消息和新邮件更新状态,可能导致错过重要信息。另外传统邮件发送后,邮件内容固定,一旦有新的需要增加的内容,需要重发邮件,容易被误认为是旧邮件内容,不能明确表明发件人想追加的内容。基于传统邮件的这些痛点,我们发明了基于互联网方式的新邮件系统—微邮。
系统采用客户端、PC Client(个人计算机)以及web端(电脑网页版)三端消息通信来实现消息的及时高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协作沟通的方法,以实现将消息及时推送到用户,增加信息的及时性;追加内容通过推送方式,在原邮件基础上,可以重点看到发送者新加的内容以及重点;邮件发送后,各个收件的阅读状态实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可控性;邮件可以撤回,一旦发送给不相关人员,可以直接撤回;附件信息共享,一封邮件内所有附件可以直接下载,减少查找邮件的时间成本;突破传统邮件收件人数限制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协作沟通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1:发件人通过客户端发送邮件;步骤2: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推送给相关人员;步骤3:收件人通过客户端接收并打开邮件。
进一步地,所述客户端包括Web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Web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均设置微邮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发件人在微邮模块界面选取需要协作的人员并填写邮件内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还包括收件人通过微邮模块打开邮件,自动更新收件人的阅读状态以及通过微邮界面的回复进行内部沟通。
进一步地,所述微邮模块使用过程中需要从服务器获取数据,主要包括从服务器从库获取的邮件数据、通过拉取Redis数据获取的阅读状态数据、通过Redis写入获取的状态更新数据以及从服务器文库获取的附件数据,且附件数据还可以进行云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客户端通过接口调用服务器中数据进行缓存,并定期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服务器中数据进行比对,比对数据存在差异则进行差异化处理,更新缓存数据。
进一步地,服务器设置为多台,且服务器之间通过RPC协议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协作沟通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1:发件人通过客户端发送邮件;步骤2: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推送给相关人员;步骤3:收件人通过客户端接收并打开邮件。本发明的方法将消息及时推送到用户,增加信息的及时性;追加内容通过推送方式,在原邮件基础上,可以重点看到发送者新加的内容以及重点;邮件发送后,各个收件的阅读状态实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可控性;邮件可以撤回,一旦发送给不相关人员,可以直接撤回;附件信息共享,一封邮件内所有附件可以直接下载,减少查找邮件的时间成本;突破传统邮件收件人数限制。此外,本发明采用多服务器RPC调用,确保在高并发下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同时通过缓存和异步处理,确保信息的完整和数据处理的高效,同时具有传统邮件应有的邮件功能,从邮箱客户端收到的邮件,可以通过回复操作,直接把数据传入微邮,可以让工作圈内外的人员都能协同工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协作沟通的方法的微邮模块数据、客户端缓存以及服务器数据比对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协作沟通的方法的企业内部人员协作沟通界面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协作沟通的方法的邮件列表界面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协作沟通的方法的邮件操作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6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