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门油动机的油路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5569.2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5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易小尧;吴三寅;成连杰;戴石新;李强;程康;李辉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37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门 动机 油路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门油动机的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端、供油端、油动机、快关阀和操作阀,还包括控制装置和用于检测供油端液压的液压检测装置,控制装置能够在判断供电端存电且液压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小于预定液压值后,控制操作阀上与供油端连通的接口关闭。在该油路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装置对供电端是否存电,以判断快关阀是否被要求上电。而又通过液压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小于预定值,可以有效判断出快关阀处断电,进而可以有效判断出供电端的电力未传递至快关阀,以判断出导线断裂。而并在判断出导线断裂时,及时控制操作阀上与供油端连通的接口关闭,有效地避免了汽轮机跳闸,所以能够有效地解决快关阀异常断电时汽轮机机组跳闸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调门油动机的油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轮机上一般设置有两个高调门和两个中调门,各个调门均设置有油路控制系统。目前常见的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动机、快关阀、操作阀、供油端、供电端。
其中油动机通过活塞杆分隔成工作腔和回油腔,活塞杆的移动能够推动开闭,当工作腔供入高压油时,会推动活塞移动以压缩回油腔,此时活塞杆推动调门打开,回油腔回油至油缸中;而当工作腔停止供入高压油时并保压时,此时活塞杆移动停止,使调门保持当前开度,即当前的打开程度;而当工作腔与回油腔连通时,此时活塞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压缩工作腔的方向移动,此时活塞杆的移动则会推动调门向打开的方向移动。
其中操作阀,连接在供油端与工作腔之间以控制所述油动机的活塞位置,具体的,一般操作阀设置有三个工作位,第一工作位时操作阀能够将供油端与工作腔连通,以向工作腔输入高压油,此时操作调门打开;位于第二工作位时,操作阀上与工作腔连通的接口以及与供油端连通的接口均关闭,此时使调门保持打开程度;而在第三工作位时,操作阀使回油腔与工作腔连通,此时操作调门关闭。操作阀在接收开度指令后,同时根据调门开启程度反回值相应的工作在第一工作位、第二工作位或第三工作位,具体当反回值与开度指令内规定值相等时,此时操作阀就会在第二工作位工作,否则则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三工作位工作。
快关阀的阀门两端分别与油动机的工作腔和油动机的回油腔连通,快关阀的电力接入端通过导线与供电端连通,当供电端存电时,会通过导线给快关阀上电,而供电端不存电时,此时快关阀就会失电。而开关阀处于在上电状态时,阀门可以操作,而当处于失电状态时,阀门打开,此时快关阀会使工作腔和回油腔连通,使得工作腔失压,此时调门会快速关闭。当汽轮机保护动作时,使供电端不存电,此时快关阀失电,工作腔与回油腔瞬间接通。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汽轮机本体运行时振动大,容易将供电端与快关阀的电力接入端之间的导线震断,此时快关阀会失电,工作腔和回油腔就会瞬间连通,而此时调门就会关闭。而此时操作阀接收到的开度指令中的开度值一般在25%至100%(开度值为0表示调门关闭,开度值为100%表示调门全开);而操作阀从调门处行程返回值为0,此时操作阀会一直工作在第一工作位,即始终向工作腔供入高压油。而因为工作腔油压与回油腔油压一致,进而导致供油端油压降低至低压。此时位于供油端处的检测器检测到油压过度降低后就会导致迫使汽轮机发电机组跳闸解列,继而会造成电网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快关阀异常断电时汽轮机机组跳闸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门油动机的油路控制系统,该油路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快关阀异常断电时汽轮机机组跳闸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未经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5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