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5361.0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6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乔红娇;都巍巍;双运;杨续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结构 | ||
1.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1)、上盖板(2)、两个金属端板(3)、集成盖板和侧盖板(4);
电池组(1)由多个电芯呈一字排列形成,两个金属端板(3)相对布置在电池组(1)两端,金属端板(3)与电池组(1)之间设有绝缘端板(5),电池组(1)下端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绝缘侧板(6)、第一金属侧板(7),第一金属侧板(7)通过CMT焊接技术与电池组(1)、两个金属端板(3)焊接在一起;
上盖板(2)位于电池组(1)上端且上盖板(2)两端分别与两个金属端板(3)固定连接,上盖板(2)与电池组(1)之间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二绝缘侧板(8)、第二金属侧板(9),第二金属侧板(9)通过CMT焊接技术与电池组(1)、两个金属端板(3)焊接在一起;
集成盖板设置在电池组(1)侧端,集成盖板包括托盘(10)、长极片(11)、正极片(12)、负极片(13)、第一信号采集线(14)、第二信号采集线(15)和第三信号采集线(16),长极片(11)、正极片(12)、负极片(13)均安装在托盘(10)上,且长极片(11)、正极片(12)、负极片(13)均通过激光焊接技术与电池组(1)的电芯的极柱焊接在一起,第一信号采集线(14)与长极片(11)连接,第二信号采集线(15)、第三信号采集线(16)分别与正极片(12)、负极片(13)的极耳连接;侧盖板(4)可拆卸地安装在托盘(10)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端板(3)内部设有多个贯穿其两侧端面的空心腔(301);优选的,金属端板(3)外侧设有支撑架(302),金属端板(3)外侧面设有第一螺纹孔(303),支撑架(302)上设有圆孔(304),圆孔(304)与第一螺纹孔(303)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金属端板(3)外侧面上设有吊装孔(305);优选的,金属端板(3)的材质为Al6063;优选的,两个金属端板(3)顶端均设有安装孔(306),上盖板(2)远离电池组(1)一侧两端均设有第一沉台(201),第一沉台(201)上开设有螺栓孔(202),螺栓孔(202)与安装孔(306)对应设置并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托盘(1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口(1001),第一安装口(1001)内设有多个第一凸筋(1002),长极片(11)上设有多个第一拱起部(1101),多个第一拱起部(1101)分别与多个第一凸筋(1002)卡合在一起将长极片(11)固定在第一安装口(10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托盘(1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口(1003),第二安装口(1003)内设有多个第二凸筋(1004),正极片(12)上设有多个第二拱起部(1201),多个第二拱起部(1201)分别与多个第二凸筋(1004)卡合在一起将正极片(12)固定在第二安装口(100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托盘(10)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口(1005),第三安装口(1005)内设有多个第三凸筋(1006),负极片(13)上设有多个第三拱起部(1301),多个第三拱起部(1301)分别与多个第三凸筋(1006)卡合在一起将负极片(13)固定在第三安装口(1005)内。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托盘(10)上还安装有用于对电池组(1)进行密封的密封垫(17);优选的,密封垫(17)采用橡胶硅。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托盘(10)外侧面边缘位置设有多个卡扣(1007),侧盖板(4)上设有多个与卡扣(1007)相适配的卡槽(401),多个卡扣(1007)分别卡接在多个卡槽(40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侧盖板(4)内侧面上设有一环形凸台(402);优选的,侧盖板(4)内侧面上分布有多个筋条(4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53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铝铆接的轻量化动力电池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