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银/碳酸氧铋复合光催化剂一锅水热制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2449.7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5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英;沈星杞;王冰玉;刘景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32 | 分类号: | B01J27/232;C02F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银 碳酸 复合 光催化剂 一锅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2O/Bi2O2CO3复合光催化剂一锅水热的制备方法。它是以Bi(NO3)3和AgNO3作为盐源,巧妙利用Na2CO3既可以提供CO32‑离子,又因水解产生弱碱性OH‑的双重作用,经过60℃低温水热反应4h成功合成了Ag2O表面修饰的Bi2O2CO3光催化剂。结果表明微量Ag2O的修饰不但可以拓宽Bi2O2CO3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而且半导体的光生载流子复合得到了有效抑制。在Ag2O质量百分比为0.05‑2.0%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均明显提高,其中Ag2O质量百分含量为0.52%时光催化活性最佳,其降解罗丹明B的动力学常数为纯Bi2O2CO3的2.7倍,且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低能短时,预示了该复合光催化剂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体污染保护技术领域,涉及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性能Ag2O/Bi2O2CO3复合光催化剂一锅水热制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和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也日益显露。由工业生产所引起的水体污染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技术,因其能源消耗低、氧化能力强、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倍受广大科研工作者关注,成为解决环境水污染问题的关键技术。
近几年,具有Sillén层状结构的铋系碳酸盐Bi2O2CO3(BOC)因其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受到广泛关注。但为了满足该催化剂的实用化要求,仍然存在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其带隙较宽(约3.2 eV),只能吸收占太阳光不足5%的紫外光,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太低;二是单一体系半导体中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速率快,使其光量子效率仍相对较低。因此,有效改善上述问题,进一步提高BOC的光催化活性并实现实用化,是目前该催化剂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表明对BOC进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复合,可以有效拓宽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并利用半导体间的带隙耦合效应促进光生载流子有效分离,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Ag2O是一种窄带隙(1.2eV)半导体,在整个可见光区甚至近红外区均有光吸收。而且,根据“绝对电负性”的理论计算预测,该半导体与BOC具有匹配的带隙位置,因此研究Ag2O对BOC的修饰,对于解决上述两大科学问题,并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有文献报道将商业化的BOC浸渍在AgNO3溶液中,再用300 W的氙弧灯光照可使其分解出Ag2O,从而合成Ag2O修饰BOC的复合光催化剂。该方法实际为两步合成,需要首先制得BOC前驱体,并且复合过程中用到了高能氙灯的辐照,操作繁琐而耗能,难于规模化生产。该文献中最佳Ag2O的质量百分比为23%,因AgNO3用量较大而并不经济实用。此外,根据理论知识,AgNO3经光照后的产物通常为Ag单质而非Ag2O。因此,有必要探索操作简单、易于规模化、经济可行的方法,对BOC光催化剂进行Ag2O的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