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驱用的气锚以及气锚的作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2143.1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罗恩勇;赵长亮;海青华;蒋川;刘冬雷;邓森文;张益嘉;贾楠;曲淑贞;柳盛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3 | 分类号: | E21B43/243;E21B4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周子轶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驱用 以及 作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稠油火驱采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驱用的气锚以及气锚的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火驱生产井同时也是火烧油层后产生的尾气排气井,火驱尾气组分较为复杂,其中非烃类组分比例较高,主要有氮气、二氧化碳等,烃类气体所占比例较小,主要为甲烷等,这类混合气与传统的油井伴生气性质不同,受火驱受效后,油井产气量迅速增加,平均单井日产气量由驱前60Nm3增加到3 700Nm3,最高单井达2.3x104Nm3。油井产气量高时,入泵气体影响排液,造成泵效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气锁,加上火驱区块原油物性粘度较高等客观因素,致使传统结构的气锚难以适合稠油火驱生产井工况。导致油井无法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驱用的气锚以及气锚的作业方法,其适用于火驱生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火驱用的气锚,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开口端和封闭端;
设置在所述本体内的中心管;
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设置在临近于开口端的所述本体和所述中心管之间,从而将所述本体分隔为相互隔离的两个腔室,所述中心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腔室连通;
所述气锚还包括自开口端至封闭端方向在所述分隔机构和临近于所述封闭端的中心管之间依次排布有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的排气孔、气液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上的进液孔、扩散部、设置有割破器的分气盘、螺旋分离机构,所述扩散部、所述分气盘、所述螺旋分离机构的外侧壁分别与所述本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部为复合扩散管,所述复合扩散管具有临近于所述开口端的缩径部和临近于所述封闭端的扩径部,所述缩径部的截面积自所述开口端向封闭端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扩径部的截面积自所述开口端向所述封闭端的方向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分气盘为三个,三个分气盘沿所述中心管的轴线排布,三个所述分气盘上设置的割破器的数量自所述开口端向所述封闭端的方向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机构、所述扩散部、所述分气盘、所述螺旋分离机构中的至少一个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机构、所述扩散部、所述分气盘、所述螺旋分离机构中的至少一个的外侧壁临近于所述本体的内壁面。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本体内的一端临近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位于所述本体内的一端临近所述扩散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呈伞状,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自开口端向所述封闭端突出。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本体的封闭端通过内螺纹设置有丝堵。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机构将所述本体和所述中心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缩径部和所述扩径部之间设置有截面积相等的恒径部。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靠近于所述本体的封闭端的一端临近所述本体的封闭端设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气锚的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气液混合体通过沉降分离结构分离大部分未溶于原油的非烃类气体,通过螺旋分离结构分离溶解在原油内的烃类气体,通过气液分离机构排出气体并且阻隔小液滴,分隔出的液体从中心管进入本体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先沉降,后离心旋转的思路,即先设计一定长度的纵向沉降分离结构,利用气液密度差分离大部分未溶于原油的非烃类气体,之后进入螺旋分离结构,分离溶解在原油内的烃类气体。考虑尾气量大流速快,在气锚顶部设置气液分离器,排出气体,阻隔小液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火驱用的气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火驱用的气锚的流体走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厂酒糟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渗透稠油油藏压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