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5D盖板弧边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9722.0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6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饶桥兵;焦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欧颖;吴婷 |
地址: | 410329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5 盖板 抛光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5D盖板弧边抛光方法,通过将抛光头的移动方向与旋转方向之间的关系设置为:抛光头与其移动方向相同的一侧的的旋转方向为由产品直身位转向产品中心平面,一方面可避免弧边抛光质量产生不均匀的缺陷,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2.5D盖板直身位抛垒的缺陷,尤其是防止2.5D盖板R角位置处的抛垒缺陷。本发明中,抛光头对一条长弧边或短弧边进行抛光时,抛光头旋转的同时先沿产品长弧边或短弧边从首端移动至末端,再从末端退回至首端,一方面使弧边表面质量更均匀,另一方面,抛光头与底座对位也更容易。另外,本发明还通过合理设置硬质层与软质层的硬度,在保证不使直身位产生抛垒缺陷的同时又不会产生抛不到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工艺,特别的,涉及一种2.5D盖板弧边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单面带弧边的2.5D盖板以其手感好、抗冲击防破碎、易点控、视觉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电子产品的视窗屏上,现有的2.5D盖板弧边抛光方式如图1所示,待抛光产品1(2.5D盖板)如图1所示的方式(底面与底面相贴,中心平面与中心平面相贴)叠在一起,抛光过程中产品1会以产品中心轴做旋转运动,伴随着产品的旋转运动,左右两个旋转的毛刷轮4会发生左右移动而使毛刷轮外壁上的刷毛41贴在产品弧边处而对2.5D盖板的弧边进行抛光。正常2.5D盖板的结构如图2所示,2.5D盖板的弧边11与直身位13之间为尖锐的过渡,直身位13与2.5D盖板的底面16之间设有倒角15,直身位13与倒角15之间也为尖锐的过渡。使用图1所示的抛光方式时,会存在的缺陷是:弧边11越靠近产品中心平面的地方,刷毛41与弧边越接近平行,弧边11越靠近直身位13的地方,刷毛与弧边11越接近垂直,导致弧边11越靠近中心平面12的部位,抛光效果越差(使弧边抛光质量产生不均匀的缺陷),而弧边11与直身位13过渡的地方,则又可能存在抛垒的缺陷(即尖锐的过渡变成圆弧过渡),尤其是对于盖板四个R角位置处,抛光过程中,四个R角处相对于盖板的四条直边与毛刷轮的接触面积更加小,而毛刷轮的压力是恒定的,因此四个R角处受到的压强更大,抛垒的现象更加严重,甚至整个直身位都会变成圆弧边(参见图3),无法满足盖板在后续装配过程中的尺寸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5D盖板弧边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产品固定在底座上,使产品弧边在抛光过程中与抛光头相对,抛光头轴向端面用于与产品弧边(11)接触抛光;
2)启动抛光头,使抛光头旋转的同时沿产品长弧边或短弧边作直线移动,将抛光头的移动起始位置与终点位置均设置于产品以外的区域并位于产品弧边的延长线上,使抛光头从产品弧边长度方向的一端外侧移至贴合弧边,移过整条弧边后移至弧边另一端外侧,在此过程中对产品弧边进行抛光,抛光头的移动方向与旋转方向之间的关系设置为:在抛光头直线移动方向上的抛光头前端的旋转方向为由产品直身位转向产品中心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用于支撑产品的支撑面的轮廓尺寸小于或等于产品轮廓尺寸,所述底座上设有真空吸气槽和/或真空吸气孔,产品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在底座上。
优选的,底座用于支撑产品的支撑面边缘轮廓尺寸比产品轮廓尺寸单边小0~0.05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抛光头对一条长弧边或短弧边进行抛光时,抛光头旋转的同时先沿产品长弧边或短弧边从首端移动至末端,再从末端退回至首端,其中抛光头从首端移动至末端的前进过程及抛光头从末端退回至首端的后退过程中,抛光头的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所述底座为可旋转底座,抛光头抛光完产品一条边后,底座带动产品旋转90度的角度,使产品的下一条边移至与抛光头的平移方向重合,以便于抛光头加工下一条边。
优选的,所述抛光头倾斜设置,抛光头的中心位置靠近产品弧边最凸位置处,所述抛光头的直径为产品弧边宽度S的30~3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9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流变抛光加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金刚石拉丝模具加工用高速线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