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9207.2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双锴;张俊丰;杨烨蔓;苏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12 | 分类号: | H04W12/12;H04W1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诈骗电话 呼叫 号码分析 异常行为数据 方法和设备 特征数据 通话数据 通话 贝叶斯分类算法 号码分析结果 陌生号码 异常号码 接通率 分析 多维度 加权 时长 振铃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方法和设备,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原始话单中电话号码的异常行为数据和特征数据;异常行为数据包括异常号码呼叫次数、空号呼叫次数和陌生号码呼叫次数中一种或多种;特征数据包括活跃程度和通话数据,其中,活跃程度包括日呼叫频次和/或呼叫密集时段,通话数据包括接通率、最早通话时间、最晚通话时间、平均通话时长、主要呼叫地区和平均振铃时间中一种或多种;将两种数据输入训练好的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模型,通过加权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获取诈骗电话号码分析结果。本发明能对电话号码是否是诈骗电话号码进行精确分析;得到多维度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模型,从而能够全面地对电话号码是否是诈骗电话号码进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诈骗监测防护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电话进行的诈骗的事件呈爆发趋势,受骗面广,受害者受骗金额巨大,电信诈骗成为电信用户的痛点。目前的诈骗电话手段也多种多样,诈骗者常通过软件进行改号,并仿冒银行,运营商,熟人,社保等进行欺诈行为。2013年,全国通信诈骗案有30余万起,受害者受骗近100亿元;2014年,全国通信诈骗案有40余万起,受害者受骗近107亿元;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造成经济损失近222亿元。
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全国共发生被骗千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104起,百万元以上的案件2392起。很多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被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有的企业资金被骗,破产倒闭,引发很多群体性事件。在目前的电信诈骗当中,诈骗者拥有多样的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严重影响了电信安全和通话秩序,损害了电信用户的利益以及电信网的信誉。
有鉴于上述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社会影响恶劣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些对于诈骗电话号码进行分析比较的方法,但是,在现有的方法中,大都只是对话单中的抽样的电话号码进行多次筛选和比较,并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这些方法比较复杂,不够简单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现有的方法中,比较复杂,不够简单全面的一种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原始话单中的电话号码的异常行为数据和特征数据;所述异常行为数据包括异常号码呼叫次数、空号呼叫次数和陌生号码呼叫次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活跃程度和通话数据,其中,所述活跃程度包括日呼叫频次和/或呼叫密集时段,所述通话数据包括接通率、最早通话时间、最晚通话时间、平均通话时长、主要呼叫地区和平均振铃时间中的一种或多种;将所述异常行为数据和所述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好的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模型,通过加权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获取诈骗电话号码分析结果。
优选地,所述训练好的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模型通过以下步骤获取:根据已知的诈骗电话号码库和非诈骗电话号码库构建训练集;对所述训练集中的数据提取异常行为数据和特征数据,并输入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模型进行逐层训练:确定所述异常行为数据和所述特征数据的异常取值范围,并确定每一特征数据的权重;通过权重系数算法获取电话号码属于诈骗电话号码的条件概率,并通过加权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获得所述训练好的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模型。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异常行为数据和所述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好的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模型,通过加权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获取诈骗电话号码分析结果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模型的第一层中判断所述话单中的电话号码是否具有异常行为,将具有异常行为的电话号码录入所述诈骗电话号码分析结果,除录入的所述电话号码外,余下的电话号码进入所述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模型的第二层;在所述诈骗电话号码分析模型的第二层中获取所述诈骗电话号码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9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无线传感网入侵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