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拆卸式真空灌注用导流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8707.6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7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越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K23/0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丁圣雨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盖体 下底板 真空灌注 制备 底板 拆卸式 导流管 卡接齿 接槽 长条形结构 便于拆卸 活动卡接 两端延伸 导流孔 卡接槽 穿接 空腔 无痕 灌注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拆卸式真空灌注用导流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盖体和下底板;所述的上盖体和下底板均呈长条形结构;所述上盖体安装在下底板上;所述的上盖体和下底板构成灌注空腔;所述的上盖体的两侧设有卡接齿;所述的下底板的两侧设有卡接槽;所述的卡接槽的两端延伸至下底板的两端;所述的上盖体通过卡接齿活动穿接在下底板的卡接槽内;所述的下底板上设有多个导流孔,采用真空灌注方法把上盖体和下底板进行活动卡接,便于拆卸清洗,本发明无痕、制备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流管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拆卸式真空灌注用导流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材料中,复合材料因其质轻高强而被广泛应用。针对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创新。由起初的手糊,发展到机械化的喷射,拉挤,模压等工艺,到现在兴起的真空灌注工艺。真空灌注工艺,指先在模具上铺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夹心材料等,有别于真空袋工艺),然后铺真空袋,并抽出体系中的空气,在模具型腔中形成一个负压,利用真空产生的压力把不饱和树脂通过预铺的管路压入纤维层中,让树脂浸润增强材料最后充满整个模具,制品固化后,揭去真空袋材料,从模具上得到所需的制品。
随着玻璃钢在汽车,风力发电等行业的广泛使用,玻璃钢的制作渐渐的更加趋向于真空灌注,而对于真空灌注辅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前,在完成真空灌注工艺后,通常有大量的树脂残留在导流管内,因而传统的真空灌注用导流管就有待改善。比如,在MW级风机叶片的制造过程中,用于叶片壳体及其零部件,如主梁预制件、腹板预制件、根部预制件等的导流管通常具有几百米的长度,对于59m 单只风机叶片的成型过程,需要使用总长度为600 米至700 米的导流管,这样一来,导流管内的残留树脂通常多达360kg 至420kg,这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中国专利ZL201320256296.4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灌注工艺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包括:导流管主体;膜衬,贴附在所述导流管主体的内壁上;以及注入口,其中,所述膜衬由一层材料构成,且所述膜衬的周缘利用粘结胶密封地贴附在所述导流管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注入口穿过所述导流管主体连通至所述膜衬与所述导流管主体的内壁之间的空间中。该专利制备的导流管虽然管内残留树脂较少,但是其导流管底部为断面结构,在进行真空灌注时,容易在灌注产品上残留树脂,留下印痕。
另外,现有的导流管一般为一体式灌注而成,这样对导流管内部的清洗十分的不便,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导流管内部残渣过多导致后续的灌注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防印无痕、便于拆卸清洗的真空灌注用导流管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拆卸式真空灌注用导流管,包括上盖体和下底板;所述的上盖体和下底板均呈长条形结构;所述上盖体安装在下底板上;所述的上盖体和下底板构成灌注空腔;所述的上盖体的两侧设有卡接齿;所述的下底板的两侧设有卡接槽;所述的卡接槽的两端延伸至下底板的两端;所述的上盖体通过卡接齿活动穿接在下底板的卡接槽内;所述的下底板上设有多个导流孔。
进一步,所述的多个导流孔沿着下底板长度方向等间距均匀分布;所述的导流孔的孔心间距为16mm;所述的导流孔的孔径为8mm。
进一步,所述的上盖体呈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卡接槽内设有抵压弹簧;所述的卡接齿底部抵压在抵压弹簧的上端。
进一步,所述的卡接槽和卡接齿均呈T形结构。
一种拆卸式真空灌注用导流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a)往挤出机中加入原料,并加热挤出机至195℃~200℃,同时开启冷却水,对模具下部分进行冷却,模具出口端浸入水槽中,并连接牵引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越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越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8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