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菟丝子藤茎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66479.9 申请日: 2017-11-02
公开(公告)号: CN107714751A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卢仁华;蒋世芬;李先强 申请(专利权)人: 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39 分类号: A61K36/39;A61K36/43;A61P13/12;A61P1/16;A61P15/10;A61P15/00;A61P13/00;A61P27/16;A61P27/02;A61P15/06;A61P1/12;A61P17/00;A61K13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8100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菟丝子 藤茎 浓缩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浓缩液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莬丝子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菟丝子是一种攀缘性草本植物,寄生在果树上,以藤茎缠绕主干和枝条,被缠的枝条产生缢痕,藤茎在缢痕处形成吸盘,吸取树体的营养物质,藤茎生长迅速,不断分枝攀缠果株,并彼此交织覆盖整个树冠,形似“狮子头”。

菟丝子是一年生的双子叶草本植物,无根,叶已退化成鳞片状。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uica Choisy)属菟丝子科菟丝子属。该菟丝子茎肉质,多分枝,形似细麻绳,直径1~2毫米,黄白色至枯黄色或稍带紫红色,上具有突起紫斑。花小而多,聚集成穗状花序,苞片和小苞片鳞状,卵圆形;花萼碗状,5裂,背面常有紫红色瘤状突;花冠钟状,绿白至淡红色,顶端分5裂,裂片稍立或微反折;雄蕊5枚,花丝无或几乎无,花药黄色,卵圆形;花柱细长,合生为一,柱头两裂。果实为蒴果,卵圆或椭圆形,内有种子1~2粒,略扁有棱角,褐色。中国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rnb)与日本菟丝子相似,但其茎较细,直径1毫米以下,黄色。花柱头为头状,蒴果球形,内含种子2~4粒,且种子较小。

菟丝子以成熟种子脱落在土壤中休眠越冬,在广西南宁也有以藤茎在被害寄主上过冬。以藤茎过冬的,翌年春温湿度适宜时即可继续生长攀缠为害。经越冬后的种子,次年春末初夏,当温湿度适宜时种子在土中萌发,长出淡黄色细丝状的幼苗。随后不断生长,藤茎上端部分作旋转向四周伸出,当碰到寄主(如龙眼树)时,便紧贴在上缠绕,不久在其与寄主的接触处形成吸盘,并伸入寄主体内吸取水分和养料。此期茎基部逐渐腐烂或干枯,藤茎上部分与土壤脱离,靠吸盘从寄主体内获得水分、养料,不断分枝生长,开花结果,不断繁殖蔓延为害。夏秋季是菟丝子生长高峰期,开花结果于11月份。菟丝子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藤茎繁殖两种。靠鸟类传播种子,或成熟种子脱落土壤,再经人为耕作进一步扩散;另一种传播方式是借寄主树冠之间的接触由藤茎缠绕蔓延到邻近的寄主上,或人为将藤茎扯断后有意无意抛落在寄主的树冠上。

菟丝子的过份生长和无规划生长造成危害。 菟丝子的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结合苗圃和果园的栽培管理,掌握在菟丝子种子萌发期前进行中耕除草,将种子深埋在3厘米以下的土壤中,使其难以萌芽出土。(2) 人工防治:春末夏初,常检查苗圃和果园,一旦发现菟丝子幼苗,应及时拔除烧毁。每年510月份,常巡视果园,或结合修剪,剪除有菟丝子寄生的枝条,或将藤茎拔除干净。(3) 药剂防治:对有菟丝子发生较普遍的果园和高大的果株,一般于5~10月,酌情喷药1~2次。有效的药剂有:10﹪草甘磷水剂400~600倍液加0.3﹪~0.5﹪硫酸铵,或48﹪地乐胺乳油600~800倍液加0.3﹪~0.5﹪硫酸铵。(4) 注意事项:严禁将菟丝子的藤茎抛撒到果树上。果树新梢嫩叶期、开花结果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毒。

发明内容

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明目。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 (1)补肝肾:本品为补肾缩尿,止遗精之常用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阳痿、遗精。莬丝子茎可以吃。菟丝子不但种子有药用功效,其茎藤也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功效。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性能:味甘,性温。能被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因此,大量使用茎藤作为医药使用将减少菟丝子的危害,并且能为人类所益。

菟丝子藤茎浓缩液的制备方法是按下面的制作步骤进行:一、准备工具:甘蔗榨液机、离心机、过滤布、蒸馏塔、干燥房、平面盘、包装瓶;二、采集新鲜的菟丝子藤茎,除去干燥的枯枝枯叶等杂质,通过甘蔗榨液机榨取菟丝子液汁;三、将菟丝子液汁放进离心机进行离心强制沉淀,取上部澄清液,下部混浊液通过滤布过滤出澄清液,将两次操作取得的澄清液混合在一起;四、将澄清液放进蒸馏塔,加热至40℃~50℃进行蒸馏,蒸馏时间7~8小时,蒸馏至含水量25~30%, 收集出蒸馏液,降低度至20℃~30℃;五、将蒸馏后的浓缩液放进干燥房进一步干燥脱水,将浓缩液倒进平面盘,放置于架子上,架子底部放置生石灰,密封房间,干燥温度15℃~25℃,干燥时间20~25小时,干燥至含水量10~15%成浓稠液;六、巴氏菌及装瓶,将浓稠液放进玻璃包装瓶,开盖加热至温度65℃~70℃,加热灭菌时间40~50分钟后,降温至25℃~27℃密封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6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