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出料的减震混泥土搅拌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6464.2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方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嘉泉 |
主分类号: | B28C5/20 | 分类号: | B28C5/20;B28C7/16;B28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减震 泥土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出料的减震混泥土搅拌机。
背景技术
混泥土搅拌机是在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机械,它的作用主要是把水泥、砂石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泥土混合料,现代发展较快,建筑的建造速度有待提高,现有的混泥土搅拌机大多数没有减震装置,在使用时噪音较大且取放的也不是很方便,并且在一些小的建筑工地使用的小型搅拌机没有入料斗,需要人工入料,这样使得入料的速度过慢,效率低,而且浪费了劳动力,在出料时出料速度也很慢,影响整个建筑施工的进程。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出料的减震混泥土搅拌机,解决了人工入料过慢,出料速度过慢,噪音较大且取放的也不是很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出料的减震混泥土搅拌机,所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连接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内壁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筒的右端连接有入料斗,且入料斗的底部延伸至搅拌筒内部,所述入料斗的下部转动连接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线轮,所述支撑架的上侧且位于升降支架左下方设置有第二线轮,所述入料斗的左侧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绕过第一线轮并与第二线轮铰连接,所述第二线轮右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下方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
所述升降支架包括轮支架,所述轮支架与第一线轮固定连接,所述轮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下方连接有A字型支架。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铁件,所述上铁件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隔声垫,所述橡胶隔声垫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阻尼垫,所述橡胶阻尼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铁件。
优选的,所述入料斗外表面下方固定连接有滚轮支架,所述入料斗外表面上方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牵引线与第一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车轮,所述车轮的上面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与第二线轮和搅拌杆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对称分布在支撑架的四角。
优选的,所述搅拌筒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的直径,且搅拌筒内壁设置有防锈层。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设置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入料斗的内壁设置有防锈层。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便于出料的减震混泥土搅拌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便于出料的减震混泥土搅拌机,通过搅拌筒的右侧连接有入料斗,且入料斗的底部延伸至搅拌筒的内部,入料斗通过第一线轮与第二线轮传动连接有升降支架,电机箱中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二线轮转动,第二线轮缠绕牵引线,牵引线就可以拉动入料斗绕着下部的某一个点旋转,从而起到翻转和升降的作用,加快了入料的速率,同时使得入料更彻底,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入料时间。
2、该一种便于出料的减震混泥土搅拌机,通过支撑架的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上方套有伸缩套,伸缩套可调节支撑腿的高度,支撑腿下方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达到了便于出料和减震的目的,搅拌时减少了震动,并且取放变得更加方便,出料时可将左侧支撑腿高度调低,出料更快更彻底,搅拌筒内残留的混泥土更容易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部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搅拌筒、3电机箱、4搅拌杆、5第一线轮、6入料斗、7滚轮支架、8升降支架、81轮支架、82支撑杆、83A字型支架、9第二线轮、10车轮、11伸缩套、12支撑腿、13减震装置、131橡胶隔声垫、132上铁件、133弹簧、134橡胶阻尼垫、135下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嘉泉,未经方嘉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6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