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用出风口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4251.6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望月美纱子;狩谷悠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用 风口 | ||
本发明涉及空调用出风口。空调用出风口包括:内侧作为通风路径而发挥功能的筒状体;配置在筒状体的外侧且进行移位使得与筒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改变地的叶片。通过利用叶片移位,从而位于筒状体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从外侧被叶片按压,通风路径的形状改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用出风口。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4-119246号公报公开了搭载在车辆的空调用出风口的例子。空调用出风口包括将内侧作为通风路径而发挥功能的筒状体。流过通风路径的空气被吹出到车厢内。
如图9和图10所示,该文献所记载的空调用出风口通过变更配置在通风路径50内的可动翅片51、52的朝向,从而能够改变从吹出口53吹出的空气的吹出形态。例如,如图9的实线所示,通过使可动翅片51、52沿着通风路径50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从而能够使从吹出口53吹出的空气难以扩展。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若使可动翅片51、52与通风路径50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则由于通风路径50的一部分被可动翅片51、52塞住,因此,通风路径50会变窄。由此,通过了通风路径50内变窄的部分的空气会一边扩展一边流向吹出口53。因此,从吹出口53吹出的空气容易扩展。即,通过在通风路径50内变更可动翅片51、52的朝向,从而能够区分地使用:吹出到车厢的空气难以扩展的定点通风模式;空气容易扩展的扩散通风模式。
可是,在所述空调用出风口中,在以定点通风模式从吹出口53吹出空气时,通风路径50内的可动翅片51、52会妨碍送风。
不限于如上所述切换定点通风模式与扩散通风模式的构成,当用于对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朝向进行调整的翅片配置在通风路径内,而不需要改变空气的朝向时,翅片就会妨碍送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用出风口,能够变更空气从筒状体向车厢的吹出形态,且实现效率较佳的送风。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提供一种空调用出风口,包括:筒状体,其内侧作为通风路径发挥功能;叶片,其配置在筒状体的外侧且进行移位使得所述叶片与筒状体的中心轴的距离改变,通过叶片移位,由于在中心轴的轴向的筒状体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从外侧被叶片按压,从而通风路径的形状改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空调用出风口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空调用出风口的立体图,
图3是放大地示出空调用出风口的叶片的引导孔附近的平面图,
图4是示意地示出空调用出风口为定点通风模式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地示出空调用出风口为扩散通风模式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用出风口的传递机构和筒状体的示意图,
图7是示意地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用出风口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用出风口的叶片与叶片的移位形态的示意图,
图9是示意地示出以往的空调用出风口为定点通风模式的状态的剖视图;并且
图10是示意地示出以往的空调用出风口为扩散通风模式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5,说明将本发明的空调用出风口具体化为车载的空调用出风口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空调用出风口10将从车载的空调装置送出的空气引导至车厢100内。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用出风口10包括构成圆筒形的筒状体11。筒状体11的内侧作为从空调装置送出的空气流过的通风路径12而发挥功能。筒状体11的内周面11A形成通风路径12。筒状体11由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42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汽车排气管
- 下一篇:一种可多角度调节且低风阻受力的网桥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