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检测故障及自我调节功能的传感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3334.3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倪大成;郑华雄;任浩;郭庆丰;王文武;胡冬青;王辰玥;王臻;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王莹 |
地址: | 315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检测 故障 自我 调节 功能 传感器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检测故障及自我调节功能的传感器电路,包括用于对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检测传感器检测信号的故障并对故障进行提示的故障提示电路,以及用于检测传感器信号的故障并能够将传感器检测信号调节至正常状态的故障调节电路,故障提示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故障调节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发明中的具有自检测故障及自我调节功能的传感器电路除了检测传感器的异常信息还能够对部分异常进行反馈,使传感器重新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对于增强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本发明中传感器能主动反馈异常信息,对于系统产品的异常情况溯源追根很有帮助,方便更快查找到故障原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检测故障及自我调节功能的传感器电路。
背景技术
传感器作为一种信号检测装置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传感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通常都是被动地由系统进行检测。如公开号为CN101110569A(申请号为200710137102.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异常检测电路》,其中公开的异常检测电路监视电源电压(Vcc),当电源电压(Vcc)下降时输出预定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abn)。作为P沟道MOSFET的检测晶体管(M10)的源极与被施加了监视对象的电源电压(Vcc)的电源线(Lvcc)相连。作为阻抗元件的检测电阻(R10)设置在检测晶体管(M10)的漏极与接地端子(GND)之间。电容器(C10)设置在检测晶体管(M10)的栅极与接地端子(GND)之间。充电路径(12)设置在检测晶体管(M10)的栅极与电源线(Lvcc)之间。异常检测电路(10)将检测晶体管(M10)的漏极电压作为异常检测信号(Sabn)输出。该异常检测电路仅能实现异常的检测,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调节,如果其在传感器中进行使用时,相应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检测异常,并且能够对部分异常进行反馈处理以恢复至正常使用状态,进而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抗干扰能力的具有自检测故障及自我调节功能的传感器电路。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自检测故障及自我调节功能的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
故障提示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检测传感器检测信号的故障并对故障进行提示;
故障调节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检测传感器信号的故障并能够将传感器检测信号调节至正常状态。
简单地,所述故障提示电路采用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一直流电源。
为了方便提示故障状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直流电源之间还连接有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采用N沟道的MOSFET管。
作为改进,所述故障调节电路包括PI调节器、滞回比较器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PI调节器的正相输入端与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所述PI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滞回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滞回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地,所述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PI调节器反相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采用N沟道的JFET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3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